直属棉花储备库直属棉花储备库雷电综合防护体系分析

来源 :第七届中国国际防雷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fu541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棉花储备库雷电综合防护体系进行了分析。漯河中央直属棉花储备库位于市区北部,总建筑面积为133320m2,库区分三期工程建设完成,第一期为1994年建造的门式钢架结构库房10栋,第二期为1998年建造的轻钢屋架结构库房11栋,第三期为2004年建造的排架结构库房8栋,库区内水塔一座,铁路线一条,露天站台两座,其中一座为露天货台,另一座有罩棚,库区内的电源线均埋地铠装,库内有7套监控系统,分布在不同的区域,监控库区(不包括库房内)每一个角落,每一座库房内均有消防控制系统和温湿度烟感控制系统。漯河中央直属棉花储备库为国家一级战备储备库,防雷等级为二类。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雷电灾害的危害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毁坏建筑、击伤人畜,而是越来越影响到现代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给防雷减灾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也给建设和谐社会提出了挑战。本文分析了山西防雷减灾工作的现状,提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开展防雷公共服务的意识淡薄,没有形成防雷工作也是公共气象服务一部分的理念;雷电的探测能力不强,没有形成一套严格的雷电资料管理体系;雷电预警预报的产品不多,没有为重点用
本文结合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指出黑龙江省的防雷法制是健全的,并为开展防雷装置的定期检测、雷电安全防护装置的设计审核、防护装置竣工验收等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法律保障。
本文介绍了乡村防雷现状,分析了农村防雷安全工作落后的原因,阐述了积极探索农村防雷安全工作的途径,并对乡村避雷防雷的简易技术进行介绍。
建筑物防雷装置施工图技术评价是经气象主管机构认定的专业防雷机构,根据国家法律、法规、技术标准与规范,对防雷设计施工图,就安全性、有效性、稳定性和强制性标准、规范执行情况等进行的技术评价,可作为负责审核的气象主管机构出具核准证明的指导性材料,同时它也为用户做出最合适选择提供技术建议。鉴于各地评价单位自身条件上的差异,在其中一些内容上还未有规范的意见,本文对其中的一些内容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本文对北京奥运防雷行政许可工作的实践进行了介绍。北京市气象局在奥组委、北京市委、市政府、中国气象局的领导下,在相关部门和单位的配合下,为确保奥运工程和设施的防雷安全,抓住防雷行政许可工作这一关键点,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防雷标准的要求,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实现“平安奥运”的目标做出了显著的贡献。
垃圾场填埋区排放大量的沼气,沼气属于易燃易爆的气体,一旦发生雷击事故,就可能造成重大爆炸和火灾,因此垃圾填埋区的雷电防护按一类防雷建筑物设计,以便保护在工作作业面上工作人员的安全,避免因雷击造成人员伤亡,同时保护垃圾填埋场区沼气排放装置和填埋作业设施,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本方案按照综合防雷理论的要求,对垃圾填埋场做到:全方位防护,综合治理,层层设防;既要经济合理,又要安全有效;既要考虑当前的防护作
本文对农村秸秆气化气站沼气站站房及储气柜防雷类别及措施进行了探讨。近几年,秸秆气化气、沼气在我国广大农村推广使用比较广泛,但目前还找不到一个具体标准能够涉及到沼气、秸秆气化气工程的防雷设计。因此,此工程项目防雷分类的定性及有关防范措施是在将来工程设计与施工方面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
对于金属屋面直接作为接闪器的使用,其厚度要求在《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第4.1.4条中已经有了较为详细的解释,而且规范使用了"宜"字以示推荐使用该方法。但是,笔者在一些标准图籍和工程设计中也会看到另一种做法,即在金属屋面上再加装避雷带或者避雷针,在采用这个方法后,基本上对于金属屋面的厚度就没有了要求,那么这种做法是否妥当,本文结合GB50057-94中的一些条文和
本文对中小型地网垂直接地极间距对接地电阻的影响进行了分析。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雷电灾害已成为全人类的一大公害。在十大自然灾害中,雷电排名第三,仅次于地震和台风。雷电灾害主要分三大类:第一是直击雷。它可以直接击中设备,也可雷电击中架空线,如电力线,电话线等。雷电流沿着导线进入设备,从而造成损坏。第二是感应雷。它可以分为静电感应及电磁感应.当带电雷云出现在导线上空时,由于静电感应作用,导线上束缚了大量
本文介绍了综合性防雷方案设计流程:现场勘察→制作勘察报告→直击雷灾害风险评估→感应雷灾害风险评估→直击雷设计方案→感应雷设计方案→制作该区域防雷项目可行性论证方案,讨论了综合性防雷方案设计时需要考虑及设计的具体内容,通过以上工作流程,制作的综合防雷方案基本可以满足各层次用户的需求,也有效的解决了某个区域(建筑群)的防雷技术设计问题,为下一步的科学施工奠定基础,为防雷减灾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