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Staheli髋臼延伸术联合8字板大粗隆阻滞治疗儿童Perthes病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rmfw3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改良Staheli髋臼延伸术联合8字板大粗隆阻滞治疗儿童Perthes病的疗效,介绍改良手术的具体方法。儿童perthes病特别是6岁以上者的自然病史观察,表明进入再骨化及愈合期的股骨头出现过度生长,特别是突出髋臼之外的股骨头骨骺失去髋臼的限制和模塑作用,将产生股骨头变形,同时发生股骨颈短缩、大粗隆高位,终将遗留髋内翻或短髋畸形,进而不可避免提早出现骨性关节炎。
其他文献
目的 介入术后应用动脉压迫止血器压迫穿刺点止血,提高介入术后患者的舒适感,防止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方法 将1560例介入手术患者进行术后穿刺点效果观察。 结果 仅5例患者出现皮下血肿,无一例患者出现穿刺点出血、术肢血栓形成、皮肤水泡等并发症及不良反应。 结论 动脉压迫止血器压迫穿刺点止血替代传统的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目的:探讨后路伤椎置钉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载荷分享评分9分的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2009年3月至2015年12月对22例载荷分享评分9分的胸腰椎爆裂型骨折行后路伤椎置钉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feasibility of individualized protocol using reduced contrast material based on body mass and choosing tube voltage according to body mass index (BMI) in CTPA with dual-sour
目的:探讨经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技术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经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技术治疗26例L5-S1椎间盘突出症, 所有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1天、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对患者的疼痛、麻木、肌力、运动等进行评定,复查腰椎MRI评价髓核摘除情况和有无复发。
目的:先天性胫骨假关节是罕见疾病,有多次手术,治疗复杂时间长、护理难度大等特点。特别是出院后在院外的患儿,延续提供疾病治疗护理的干预,指导出院患儿家长正确有效的病情观察,病情变化,尽量减少并发症发生,最大程度提高假关节治愈率。
目的 比较连续股神经阻滞(CFNB)联合关节周围注射和单纯连续股神经阻滞对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疼痛及早期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初次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患者随机分为CFNB联合关节周围注射组(n=20例)和CFNB组(n=20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CPM度数、被动屈伸活动度、围术期CRP水平及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
Study Design:An animal experiment using rat posterolateral spinal fusion model.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spatiotemporal changes of 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 (CGRP) during the normal process of s
目的:探讨3D技术支持下人工全膝置换术治疗伴有严重内外翻畸形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5年1月~2016年1月采用3D技术支持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伴有严重内外翻畸形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共39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22例,左侧20例,右侧19例,年龄59~86岁。
目的:观察比较单边外固定器与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选择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郑州仁济创伤显微外科医院治疗的117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74例采用单边外固定器进行治疗,43例采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进行治疗,记录每个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髋关节功能评分等相关数据,通过统计分析,进行对比。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病例246例(255髋),其中股骨颈骨折109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78例,骨关节病45例,强直性脊柱炎5例,股骨上段肿瘤9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采用金属、非金属高分子化合物为材料,模拟人工髋关节,用以替代严重受损 关节的一种功能重建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