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口与闽浙沿岸泥质区现代沉积记录对比及其影响因素探讨

来源 :第四届全国沉积学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999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东海近岸泥质区16孔与31孔岩芯进行了测年和粒度分析,并对其影响因素及所指示的沉积环境变化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6孔与31孔岩芯的沉积年代分别为49年(1954-2003年)和181年(1822-2003年),平均沉积速率分别是3.27cm/a和0.8cm/a。根据两孔岩芯粒度特征可以反映近百年来东海近岸泥质区的沉积环境,经讨论分析,认为16孔岩芯粒度变化主要受长江入海主泓位置变化和长江来沙变化的控制;31孔岩芯粒度变化反映了东亚季风强度的变化。另外,两个岩芯中风暴潮和洪水沉积记录与历史资料吻合很好,有利于灾害性事件的研究.
其他文献
灰岩-泥灰岩韵律包括结核状灰岩到灰岩和泥灰岩互层,被认为是研究旋回地层学的良好载体,原始的沉积差异是产生灰岩-泥灰岩韵律的前提.成岩作用在灰岩-泥灰岩中的作用一直存在分
根据渤海湾北部C214孔岩芯样品,进行了沉积地层学,生物地层学和年代地层学分析测试,将该孔自上而下划分为海相-滨海相、陆相、海相、陆相4个地层,恢复重建了该孔附近的沉积历史。
会议
莱州湾沿岸是我国沿海高矿化度地下卤水的主要分布区,本文以在卤水分布区所钻取的LZ908孔为研究对象,根据沉积物的粒度、含水率、微体古生物等特征,分析了卤水的富集层位,卤水含
会议
卡尼期是全球古气候显著变化,特提斯域沉积发生突然转折的时期。欧洲学者基于阿尔卑斯地区(奥地利.意大利)卡尼阶岩性从碳酸盐岩到黑色页岩,碎屑岩的等时性变化及相应的碳酸盐
会议
根据闽浙沿岸沉积物的实验室分析资料,从物理性质和力学特征对海底沉积物进行了综合工程地质特征研究.结果发现,本区沉积物以淤泥和淤泥质粘土为主,含有少量粘土和粉质粘土,总的
会议
古珠江三角洲是珠江口盆地最为重要的沉积、成油体系,但长期以来缺乏对它进行全面解剖.本次研究旨在搞清古珠江三角洲的沉积特点及演化规律.古珠江的形成和盆地的海侵是从始新
会议
对山东半岛北部蓬莱林格庄黄土剖面进行了系统地野外考察,并进行了粒度和磁化率分析,研究表明,该剖面粒度频率曲线主要有三种类型,通过粒级一标准偏差方法分析获得该剖面环境敏感
会议
深水块体搬运体系是广泛发生在外陆架/上陆坡的一种沉积物搬运机制,包括滑动、滑塌和碎屑流等重力流作用过程。第四纪以来,在南海陆坡上广泛发育块体搬运体系。随着高精度地震勘
会议
基于2D、3D地震资料及公开发表资料,按照被动陆缘深水陆坡水道与河流的关系将其分为两大类:“河流注入型”与“非河流注入型”。“河流注入型”水道是由河流长期地注入产生的高
会议
对位于浙-闽沿岸泥质带的长岩芯EC2005孔(60.20 m)分别进行了磁化率岩芯扫描和常规散样的磁化率测量,两种分析方法得到的结果比较一致,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磁化率值的差异可能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