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微观运行状态调查——对老城区低保居民的个案访谈及思考

来源 :中国社会保障论坛组委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s3522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试图通过对低保居民的访谈了解广州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微观运行状态,并发现问题。从访谈结果来看,受访低保户普遍享受分类救助,对低保政策满意度较高,但也存在一些特殊问题:特困户经济缺口仍然较大,部分低保户精神需求无法满足,制度构建中的“善”“恶”之争被低保户理性接纳,另外低保边缘户的救助问题也浮出水面。最后笔者吁请更多社会力量介入进来,为城市贫困群体提供经济援助及专业服务。
其他文献
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社会救助制度理论和现实出发,并从长沙市社会救助制度转型的实践中,总结了以发展为中心、以人为本、坚持科学性与可行性相统一的发展型社会救助制度的理论,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了评价。
税收优惠是企业年金发展的重要动力,其他建立企业年金的国家都明确规定了企业年金的税收优惠模式及优惠幅度。而我国的企业年金税收政策,只是对企业在标准内的缴费允许在企业所得税前列支,对于个人缴费、投资收益及领取阶段则没有税收优惠;而且对企业缴费的税收优惠幅度小;各地自行出台的企业年金税收优惠幅度差异很大;对提前支取企业年金没有规定惩罚性税率;没有规定企业年金不同的领取方式的征税方法。为促进我国企业年金的
基于企业年金私有产权账户性质,本文围绕两个问题展开分析:一是企业年金市场运作是否可采取资产信托管理制度;二是信托管理型的企业年金运作模式选择问题。信托制度能够解决传统养老金资产管理的代理效率低下问题,增强企业年金委托代理的硬约束。因此,信托管理是私有产权账户资产管理的必然选择。基于企业年金主体间的委托代理关系,企业年金信托管理的运作模式中法人受托模式优于企业年金理事会受托模式。从企业年金发展持续性
我国公务员实行不同于企业职工的单独养老保险制度,日益暴露出一些弊端,面临着改革的要求。本文以公务员这一特殊群体的养老保险制度为研究主题,对现行制度的特点和问题进行了分析。结合国际经验提出了我国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目标方案,并在人口预测的基础上对改革方案的财务状况、过渡成本和对国家财政的影响进行了50年期的测算。测算结果表明,目标方案是合理的,具有可持续性。本文还结合长期目标和现实条件,对改革的
社会保障权属于重要的基本权利,而社会保障权的法律救济又是其中重要的保障。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社会保障权的法律性质,以及保护现状,然后介绍了法国、德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社会保障权法律救济状况,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提出完善我国社会保障权司法救济制度的具体措施。
随着灵活就业的发展,灵活就业人员已经日益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规模巨大的社会群体,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也日益突出。本文立足我国的省情,根据广东省基本养老保险的政策规定,运用精算技术,通过建立精算模型测算了灵活就业人员替代率水平、养老金领取年限和平衡缴费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制度的思路和措施。
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战略是中国养老保障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而该战略的实施面临着诸多制度阻碍。为此,本研究着重分析了可能的制度阻碍因素并探讨了上述因素影响下全国统筹战略实施的路径选择。本研究认为,实施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战略应首先加强社保经办机构的执行能力。填补国家基本养老保险体系的历史债务,分析养老保险体系的可持续性并在精算的基础上构建养老保险全国统收统支系统。本研究认为在实施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战略的过
残障人员作为社会弱势群体,其基本生存状况令人担忧,迫切需要健全的残障人员社会保障体系来维护基本权益。本文针对于此提出“多支柱、梯度扶助”式中国残障人员社会保障体系的框架设计,指出该体系应以维护社会公正、保障基本生存公平、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同步、政府承担主体责任与社会具有接纳弱者义务为建制理念,以公平公正共享、低标准起步渐进式发展、规范化运行为建制原则,并就体系的具体内容进行了阐述。
工伤预防是“三位一体”工伤保险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工伤保险的预防功能也随着制度的完善和功能的拓展而不断发展,并对促进企业安全卫生状况、促进经济发展和稳定社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同时,由于各种原因,工伤预防功能的发展与时代发展需求不相适应。结合我国工伤保险制度实际发展阶段,从价值取向和建制理念、适应性、可持续性三个方面对工伤预防机制的可行性作分析,并提出完善工伤保险预防机制的建议。
我国正处于各种风险的频发期,给社会保障带来的影响不断加深,政府社会保障管理的难度也在不断扩大。在社会保障的常规性管理中贯穿风险意识、忧患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建立社会保障风险管理的核心价值观,是引领社会保障管理走向理性化、科学化的必要之路。社会保障风险管理以中国国情作为研究背景,探讨应对各种社会经济风险、自然灾害下的社会保障功能与政府职能问题,也从长期发展考虑,研究社会保障的战略发展模式,尤其是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