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诱导缓解化疗方案治疗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比较

来源 :2016年苏南、苏中儿科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ndb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两种诱导缓解治疗方案(3+7方案和3+10方案)治疗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于我院确诊的初诊AML患者75例,诊断标准参考WH02008关于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的分型标准.根据化疗方案的不同分为3+7方案(AML-06)组和3+10方案(改良AML方案)组,其中3+7方案组56例,男31例,女25例,最小年龄1岁,最大13岁,FAB分型:M1型5例,M2型25例,M4型11例,M5型10例,M6型2例,M7型3例;3+10方案组44例,男26例,女18例,最小年龄1岁5月,最大12岁,FAB分型:M2型17例,M4型17例,M5型8例,M6型1例,M7型1例.比较两组不同化疗方案的疗效及不良反应.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单位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组间比较,计量单位采用t检验进行比较.总生存时间和无病进展生存(PFS)采用Kaplan-Meier法,以P<0.05为统计学有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 检测sB7-H3在MPP患儿血浆中的表达并与IFN-γ及IL-4作相关性分析,探讨其与病情轻重的关系及在MPP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108例MPP患儿及40例择期手术患儿的外周血浆,采用ELISA的方法检测其中sB7-H3、IFN-γ及IL-4的表达,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结果 MPP患儿急性期血浆sB7-H3和
会议
目的 探讨托珠单抗治疗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sJIA)的效果及远期预后,提高对sJIA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6年2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肾脏风湿科收治的sJIA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查阅相关文献报道。结果 共5例sJIA患儿,2例sJIA 4-6年经过糖皮质激素、多种免疫抑制剂和生物制剂,反复发作,生长发育差,余3例为初发, 1例男孩,4例女孩。临床表现:5例均有长程发热,皮
会议
目的 探讨和认识以关节炎起病的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XLA)的特点。方法 通过对一例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合并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患儿的诊疗过程的回顾与临床观察,以及查阅国内外相关资料,了解XLA的临床特征以及诊断方法、治疗措施。结果 结合本例患儿生后不久即出现的反复呼吸道感染史、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及外周血CD19+的B细胞数量均明显低下、伴有自身免疫性关节炎的临床特征,该患儿可被临床诊断为X-
目的 观察非霍奇金淋巴瘤(Non Hodgkins lymphoma,NHL)患者P27kip1、Jun激活区域-连接蛋白1/COP9信号小体第五亚基(The human Jun activation domain-binding protein 1,Jab1/COP9 signalosome subunit 5,CSN5)、S期激酶相关蛋白(F-box protein S-phase kinas
会议
目的 最新研究表明,microRNAs (miRNAs)作为肿瘤抑制基因或癌基因,在基因调控的生物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和功能.因此,miRNA的表达水平可以是重要的和可靠的用于癌症的检测和预后的生物标志物,并可能作为肿瘤治疗的靶点.本研究检测microRNA-128 (miR-128)在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淋巴细胞(CCR-CEM)和正常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miR-128对C
会议
目的 探讨TEL/AML1融合基因阳性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采用CCLG-2008方案的治疗效果及预后分析.方法 采用RT-PCR技术,对我院2008年6月至2014年12月初诊的561例B系ALL患儿(成熟B淋巴细胞白血病除外)骨髓进行TEL/AML1融合基因筛查,分析该基因阳性病人按CCLG-2008方案进行基于危险度治疗后的疗效.随访至2015年10月,采用Kaplan-Meie
目的 本研究通过测定拓扑异构酶Ⅱ β(Topoisomerase Ⅱ beta,TopⅡ β)的编码基因Top2B在蒽环类药物(Anthracyline,ANT)治疗的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化疗前后患儿骨髓标本中mRNA水平的定量表达以及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Two-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 2D-ST),心肌标志物(N
目的 分析CCLG-2008方案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复发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初诊且均使用CCLG-2008方案化疗的358例ALL患儿随访至2015年9月1日的复发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358例纳入ALL患儿中,男性219例、女性139例,男女比例:1.57∶1,中位年龄51个月(5~199个月),中位随访时间52个月(4-82
目的 对超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早产儿脑损伤的近期疗效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7月-2013年6月收治的69例存在脑损伤的早产儿,头颅B超或MRI等检查明确存在脑室周围白质软化、脑室内出血、脑部或其他部位出血,随机分为超早期干预组、早期干预组和常规干预组,分别接受超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及常规干预处理,根据评估Infanib及CDCC结果评估近期疗效.结果 超早期康复综合干预
目的 既往研究表明,差异表达的miRNAs可以参与白血病的发生.基于生物信息学技术预测结果,我们研究了几种与儿童急性髓性白血病发生密切相关的miRNAs的表达情况,分析其在儿童AML诊断和预后中的意义,并探讨其功能.方法 首先,我们使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技术,筛选了与初诊儿童急性髓性白血病最为密切相关的三种miRNAs;随后,我们随机抽取了83例初诊AML患儿骨髓标本,并以29例非恶性病儿童正常骨髓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