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洪水后湖北省长江干堤整险加固工程社会经济效益综合分析评价

来源 :纪念'98抗洪十周年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uantianjin99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1998年长江大洪水后湖北省长江干堤整险加固工程项目进行社会经济效益较全面系统的定性、定量分析评价,得出结论:该项目总体国民经济评价指标优于国家规定的评价标准,且大大减少年防汛投入;建设期对湖北省GDP的贡献率高达9.1%,对社会经济和社会环境积极效果显著且持久,对未来自然和生态环境起到改善和治理作用。并引入多层次模型分析评价,量化评分结果为84.6分,表明该项目社会经济效益及影响总体良好。因此,湖北省堤防建设成效巨大,项目体现“科学、和谐、创新、现代”治水新理念。
其他文献
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了仅次于1954年的全流域大洪水,在中央的正确决策、数百万军民的严防死守下,取得了抗洪的全面胜利。本文简要介绍了1998年大洪水后湖北省“平垸行洪、移民建
针对湖北省大中型灌区混凝土渡槽普遍存在老损率高、破坏严重、制约灌溉效益发挥的现象,以引丹灌区排子河渡槽为研究对象,通过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分析探讨渡槽出现病险的
会议
对湖北湖泊的变迁进行了分析,由于湖泊面积的缩小,降低了调蓄能力,引发水生态危机,提出了采用现代3S技术及时查明湖泊现状,保护和合理利用湖泊资源的建议。
1998年长江发生全流域性大洪水,长江中下游堤防累计出险7万多处,对堤防安全构成极大威胁,有的甚至导致堤防溃决。为了确保堤防工程的安全,汛后开展了大规模的堤身与堤基截渗
土石坝是利用当地土、石材料建造,也是现代世界各国所普遍采用的一种坝型,占大坝总数的82.9%。在中国,土石坝数量占到总数的93%,且大多是在加世纪五六十年代建设完成的。由于历史的
会议
武汉江堤整险加固堵龙堤千堤工程位于长江左岸,武汉市新洲区境内,下起举水河出口大埠街,上止于倒水河出口龙口闸,桩号238 +577-267 + 825,全长29. 248 km。在全长范围内为沥青混凝
会议
1998年大洪水后,湖北省洪湖监利230 km长江干堤进行了整险加固,通过1998年、1999年、2002年、2004年及2007年水位、各类险情的对比分析,认为堤防防洪能力明显提高,工程效益显著。
回顾了1998年湖北省浠水县抗洪的情况,提出了加强防汛准备、降低防守了成本、提高防洪时效性和安全保证的对策。
概述了武汉市1998年大洪水后堤防加固建设的情况,分析了工程的效益,提出了调整治水思路,更好地适应现代水利发展要求的对策。
信息网络化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现代化手段,但在运用中存在许多误区.因此,我们要找准信息网络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点,发挥好信息网络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杠杆作用,以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