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气象台站双套运行资料评估

来源 :2012中国气象学会气象通信与信息技术学术研讨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134169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2011年1-8月安徽休宁等双套站自动站逐小时气温等要素的观测值,对双套运行的结果和优缺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从双套站数据的完整性分析表明双套站可以明显降低数据的缺测率,具有保证数据完整性的优点。从差值的统计数字特征以及超差率和粗差率等指标上分析了两套数据的差异性,表明双套站大部分要素(如气温、气压和湿度等)具有差值小、一致率高、粗差率和超差率低的特点,但个别要素(草温和地温)差异略大。运行中通过对两套数据差值的监控可以及时发现数据异常、探测仪器的系统性误差和仪器是否存在性变等情况,说明双套站具有保证数据的质量的潜在优势,且从一定程度解决了目前自动站单套运行的不足之处。
其他文献
  介绍了安徽省旅游气象综合应用平台的功能及系统框架设计,重点展示了系统开发所采用的主要技术及实现方法,通过开发实践说明了各类旅游气象服务信息借助综合应用平台所采用
  吉林气象信息显示系统——WIIS,采用WebGIS架构开发,实现了浏览器/服务器(B/S)模式下,基于GIS的综合气象信息显示查询分析功能。系统采用了富客户端Flex框架,优化了服务
  基于CIMISS平台,在广东省气象信息中心建立统一的数据环境,对发挥CIMISS项目建设业务效益,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目前广东省气象信息中心已完成基于CIMISS广东省现代农业气象
  航空高速数据传输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需求,近期已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在人工影响天气(人影)飞机作业中,飞机作业人员需要与地面指挥中心实时传输大量的数据,如调度指令、
  为了规范气象灾情损失统计工作,及时、准确、有效地收集和上报灾情,提出建设基于WEB的气象灾情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灾情速报、防灾减灾和救援需求的网络化,规范气象部门灾情损
  随着网络和各种软件技术的发展,信息化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到生产和管理中。利用各种技术实现气象业务管理的开放性、时效性和可共享性是目前民航空管气象台业务管理的趋势,因
  针对气象部门的高性能计算资源地域性分布不均、气象系统内计算资源要实现充分共享的问题,提出了一个省级气象网络计算应用系统的设计方案.该系统平台整合了北京区域中心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管理已经成为计算机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科技型、基础性服务部门,气象部门做好这项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三个气象”理念中“安全气象”已经上
  随着人影服务领域的不断拓展,作业力度不断加强,为保障作业安全,北京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建设了指挥决策系统,系统实现了对各作业点作业状况的实时监控,文中对系统的主要组成
  自然灾害造成的所失往往非常巨大,有必要建立有效的预警系统来应对灾害。预警系统发布的每个预警消息都有其影响范围,快速准确的判断特定区域是否在预警范围内,直接关系到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