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紫胶加工技术的研究与进展

来源 :中国林学会林产化学化工学会中国树木提取物化学与利用学术讨论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he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会议
本文介绍了紫花苜蓿培培与产业化技术并探讨了苜蓿产品产业化问题.
以耐盐苜蓿和敏盐苜蓿为材料,通过RAPD反应,对8组的160条引物进行筛选.结果表明,经过5轮筛选,发现OPA组6条引物、OPD组9条引物、OPE组6条引物、OPF组7条引物、OPH组5条引物、
会议
通过对紫苜蓿耐盐育种的研究,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紫花苜蓿的耐盐鉴定、耐盐选择的现状及其数量遗传基础.并认为:①苜蓿品种间或品种内耐盐性的差异,表明了苜蓿具有通过选择增
为了探讨紫花苜蓿对土壤改良和提高牛奶单产的效果,作者在多年的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中,总结了紫花苜蓿改变装配线盐碱地的性质,增加有机质,增强土壤团粒结构,提高农作物单产,
在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试验地,对来自国内外8个紫花苜蓿品种(5个国外品种:秘鲁、WL323、WL320、皇后、德国;3个国内品种:保定、中苜一号、RS)于1999~2000年进行了产量比
随着我国牧草种子市场需求的增加以及国内种子生产基地的建设,制定和完善种子生产和经营相关的法律法规已非常迫切.通过对北美和新西兰紫花苜蓿种子审定程序和生产过程中各环
作者分析了国内外紫花苜蓿种子生产的历史及现状,并指出紫花苜蓿种子生产具有明显的地域性,气候温暖、光照充足、降水稀少有灌溉条件的地区可获得高产优质的紫花苜蓿种子.紫
公农一号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 CV. ‘Gongnong No.1’)是1922年由美国的“格林(Grimn)”杂花苜蓿中经30年的风土驯化和自然淘汰,在种群严重分离基础上,1948~1955年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