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大湖塘钨铜多金属矿集区花岗岩微量元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来源 :第十三届全国矿床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ohushi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西大湖塘钨铜多金属矿集区位于扬子板块东南缘、江南造山带之九岭-鄣公山隆起西段,地处赣北武宁、修水、靖安三县交界处,是近年来中国勘查出的世界级钨矿产地之一,更是产学研相结合的热点地区之一.该区属于江南地块中生代钨铜钼等多金属成矿带,大规模出露晋宁期闪长岩和燕山期多次花岗岩.本文以大湖塘钨(铜)多金属矿整装勘查区关键基础地质研究项目为依托,对本区产出的晋宁期黑云母花岗闪长岩和燕山期花岗斑岩、细粒黑云母花岗岩、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的146个样品进行了微量元素测试,分析了其中B、Li、Cu、Mo、Sb、Cs、W、Bi、Sn、Nb、Ta、Zr、Hf、Ag、As、F等16种元素,并将其划分为成矿元素(W、Cu、Mo)、矿化剂元素(B、As、F)、主要伴生元素(Sn、Sb、Ag、Li、Cs、Bi)、高场强元素(Nb、Ta、Zr、Hf),对燕山期三种岩性的高场强元素Nb/Ta、Zr/Hf值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了本区花岗岩演化过程中流体与熔体相互作用关系,为该区岩石地球化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证据.
其他文献
北衙超大型金多金属矿床位于云南省大理州鹤庆县.矿山日处理矿石量达10000t,是中国十大黄金生产矿山之一.矿区现己探明333类以上金属储量:金320t,平均品位2.47g/t,铁矿石1.70亿吨,平均品位33.34%,铜金属储量65万吨,平均品位0.52%;共伴生铅金属储量155万吨,平均品位2.01%,锌金属储量53万吨,平均品位1.38%,银金属储量7743吨,平均品位44.82g/t;其北部
滇西北衙斑岩金多金属矿床的外带广泛发育有似层状铅锌多金属矿化.利用闪锌矿Rb-Sr同位素等时线法,首次测定了该类铅锌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时代,获得等时线年龄为(32.8±1.9)Ma,表明北衙外围的铅锌多金属矿床形成于始新世末期—渐新世早期,与区内富碱斑岩岩浆活动时间(33~37Ma)一致.构成等时线的闪锌矿初始锶(87Sr/86Sr)i值变化于0.70892~0.70893之间,指示北衙外围铅锌多金
西藏措勤县诺仓地区位于冈底斯岩浆岩带,夹持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之间,该带中生代、新生代岩浆活动强烈,形成了中酸性花岗岩侵入岩带.大量研究表明冈底斯带花岗斑岩对成矿作用较显著,花岗斑岩常常发生矿化蚀变或直接参与成矿.目前对措勤地区古近纪侵入岩的研究资料还比较匮乏,本文旨在通过地球化学分析等多种科学方法,探讨该地区古近纪花岗斑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构造环境、成矿意义等重要地质信息,为
河口林场锡多金属矿床位于中国黑龙江省东部完达山陆缘增生带内,该带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锡霍特-阿林陆缘增生带西南缘以中俄国境线相接.多年研究表明,上述2个地质单元在地层、古生物和岩石特征等方面具有极大的相似性,地质学家普遍认同完达山和锡霍特-阿林地区自中生代以来为同一大型地质单元,并将它们统称为完达山-锡霍特-阿林地体.本次研究确定了河口林场锡多金属矿床是中国东北完达山地区发现的首例斑岩型锡多金属矿床
素有"金三角"之称的右江盆地广泛发育卡林型金矿,其成因是否与岩浆活动有关颇有争议.本文选取云南富宁地区卡林型者桑金矿和该区出露基性岩脉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卡林型金矿和基性岩脉的年龄来研究其时空耦合关系.云南富宁地区位于滇-黔-桂"金三角"地区南部,广泛发育卡林型金矿和基性岩脉,是研究林型金矿与岩浆活动关系理想场所.本文分别通过绢云母40Ar/39Ar法和锆石U-Pb法测定云南富宁者桑金矿成矿年龄和
本课题组较为系统的研究了铀成矿作用及中国西南地区含铀磷矿中铀的分布规律及研究现状,从铀及多金属成矿作用、构造.岩浆活动及深部流体活动与铀成矿作用、断裂控矿作用等方面深入研究深部地质作用的标志、表现形式,铀成矿作用与深部地质过程的关系等。通过铀磷共生作用机理分析,铀与多金属元素的综合利用现状等,将重点地段与重点矿床研究相结合,在重点地段内选择典型矿床进行深入剖析,总结深部地质过程对铀矿成矿作用的影响
铜陵地区位于扬子陆块下扬子凹陷中的沿江褶断带,属于凹陷中的次级隆起,故又称为铜陵隆起。本区紧邻长江,以北西向的九榔断裂分界,东北部为繁昌火山岩盆地;以北东向的丁桥-戴家汇断裂为界,东南为宣南坳陷;北部和西部为沿江平原。据本区矿床特征,主要控矿构造类型分为断裂接触带控矿:本区多数岩体的接触带,特别是重要控矿接触带均与断裂构造复合,有利于矿化,如药园山铜矿床。裂隙构造控矿:北北东向构造派生的构造裂隙,
玉海和三岔口铜矿位于大南湖-头苏泉岛弧带上,两者相距7km左右,构成玉海-三岔口斑岩铜(钼)矿带.本文对玉海铜矿和三岔口铜矿含矿岩体石英闪长岩岩石地球化学进行了研究,也研究了玉海铜矿含矿岩体成岩时代,结合前人的同位素地球化学和年代学资料,对玉海和三岔口铜矿含矿岩体岩石成因进行了研究,论述了玉海和三岔口铜矿形成于志留世岛弧环境。
研究区处于新疆东天山觉罗塔格铜镍金铅锌银成矿带,成矿条件十分有利,目前已在矿带内已发现了有小热泉子铜锌矿床、石英滩、哈尔拉、康古尔金矿床以及红山-梅岭火山岩型块状硫化物及浅成低温热液型铜多金属矿床,成矿类型好,找矿前景大。研究区内矿床成因类型主要有:海相火山岩型铜矿、火山岩型金矿、动力变质岩型金矿、岩浆型铜镍硫化物矿床、矽卡岩型铅锌矿。康古尔韧性剪切带控制矿床的分布,韧性剪切带北侧主要为与海相火山
白云母碱长花岗岩的侵入接触和细粒结构的特征表明,它们是快速结晶而成的。因此,它们的高度分异性必然发生在它们定位之前。众所周知,在散热极慢的深部岩浆房是最容易发生分离结晶作用的。本研究提出一个关于白云母碱长花岗岩浆及其成矿作用的成因假说:在燕山运动早期,南岭地区的地壳加厚等因素造成了地壳深部的熔融作用,即形成了大量的深部花岗岩浆房。这些花岗岩浆房在地壳深部可以存活很长时间,在中下地壳一个岩基体积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