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显象管平板芯柱导(絲)发泡

来源 :1983年中国硅酸盐学会电真空玻璃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35733385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玻璃和金属封接的质量要求,几乎都不希望有封接气泡:大气泡、连续气泡、特别是雾状气泡都是不允许存在的.但是在显像管平板芯柱中,除封合导丝——杜美(丝)的封接界面需保证以上要求外,至于内外导丝——镍锰(丝)、纯镍丝的封接界面则要求产生雾状气泡,以减少芯柱炸裂,提高显像管合格率,这一现象习惯叫作"导(丝)发泡".
其他文献
本文应用传热理论,对玻璃熔窑系统中的主要部份——玻璃熔窑的窑体;蓄热室;供料通道——进行了分析.通过传热分析,为玻璃熔窑的实际操作过程提供了理论依据.并对蓄热室与供料
本文确定了含碘化银超离子导电玻璃的玻璃形成区,且就玻璃的结构、离子迁移率、电导率等进行了研究.在这些玻璃中,也有几种不含"玻璃形成氧化物"的玻璃形成系.由于银离子和氧
含铅玻璃料的池炉生产,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反复.在含氧化铅12%的玻璃料池炉上,首先采用全保温结构,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池炉熔化率由300公斤/米2天,提高到70
会议
松下技研公司和大阪煤气公司这次共同协力,在加热工序上搞成了能提高30~50%大幅度的节能效益,使"富氧燃烧系统"在世界上首次得到应用.所谓"富氧燃烧系统"是什么呢?就是在煤气喷
池窑是玻璃生产中的主要热工设备.构成其主体的钢结构和耐火材科以及砌筑质量的好坏,都关系到熔窑顺利投产的第一道关卡——烤窑质量的优劣.而烤窑过程中的炉内温度的控制稳
会议
通过对多座玻璃熔窑的热平衡测试,在目前生产条件下,玻璃熔窑热效率较低,仅10~35%.从热耗构成和窑的操作,管理,结构及工况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題及技术改造方向和节能措施为燃料
铂组玻璃在当今日益发展的国民经济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铂组玻璃有一个明显的弱点——化学稳定性较差,玻璃半成品存放期短.如存放超过一定期限,将影响成品的质量,给生产
会议
玻璃池炉是玻璃工厂的重要热工设备,是玻璃生产的心脏.设计的窑炉除保证能熔化出好的玻璃外,而且要确保熔炉结构的安全,在使用过程中必须具有足够的安全系数.如果发生安全事
熔制灯泡泡壳用玻璃池窑热效率的高低,对燃油而言,主要决定于传热效果.为进一步提高熔化率,应采用何种技术措施以提高传热效率是値得探讨的.为此,本文欲以传热分析为基础,结
大功率发射管FU-23SZ、FU-22SZ、FU-10SZ是沿袭苏联的玻璃结构老式管型.在多年的生产实践中,这些管型一直存在着可伐引出线漏气这一严重的质量问题.经过几年的实验与技术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