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掺杂TiO2涂层抗海水中硫酸盐还原菌腐蚀性能研究

来源 :“全球变化下的海洋与湖沼生态安全”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2437750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言——金属材料在海水中的腐蚀尤其是海洋微生物附着导致的腐蚀问题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研究防微生物附着并具良好耐腐蚀性的涉海材料对于海洋资源开发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半导体TiO2涂层同时兼具光催化杀菌及增强金属基体耐腐蚀特性的基础上,利用溶胶/凝胶法在304不锈钢基体(304ss)表面制备了Ag掺杂TiO2涂层,以增强TiO2涂层抗海洋微生物腐蚀能力。以硫酸盐还原菌为腐蚀菌种,通过研究在海水中Ag+/TiO2/304ss及TiO2/304ss涂层/金属电极的电化学性质与微生物附着之间的联系来分析Ag+掺杂对TiO2涂层抗微生物腐蚀能力的影响。结果与讨论——通过优化制备条件,在304不锈钢表面分别制备Ag+掺杂TiO2及TiO2涂层,并测定了涂层/金属电极的光生开路电位-时间曲线,结果发现经紫外光照后Ag+/TiO2/304ss及TiO2/304ss的开路电位均迅速下降;关闭紫外光源后,TiO2/304ss的开路电位迅速回升至紫外光照前的数值,而Ag+/TiO2/304ss的开路电位回升速度缓慢且最终值低于紫外光照前的数值,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Ag+掺杂可有效抑制TiO2光生载流子的复合,增强对金属基体的光生阴极保护能力。将涂层/金属电极置于硫酸盐还原菌的Postgate’C液体培养基中浸泡1-28day,通过电化学手段对涂层的抗菌耐腐蚀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电化学极化曲线分析表明,Ag+/TiO2/304ss的腐蚀电流密度均低于同期腐蚀浸泡的TiO2/304ss的腐蚀电流密度;电化学阻抗谱解析数据显示,Ag+/TiO2/304ss电极反应的电荷转移电阻均大于同期腐蚀浸泡的TiO2/304ss电极反应的电荷转移电阻,表明Ag+/TiO2/304ss的抗微生物腐蚀能力强于TiO2/304ss,即Ag+掺杂有助于增强TiO2涂层在海水中抗硫酸盐还原菌腐蚀的能力。结论——在304不锈钢表面制备了Ag+掺杂TiO2涂层并利用电化学手段对涂层/金属电极的抗海洋微生物腐蚀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证实Ag+掺杂能有效抑制TiO2光生载流子的复合,增强对金属基体的光生阴极保护能力;同时,Ag+掺杂有助于TiO2涂层抑制硫酸盐还原菌的附着,增强金属基体在海水中抗微生物腐蚀的能力。
其他文献
  长江口北槽总体上虽呈落潮流优势,但落潮优势流垂线分布差异大,尤其是北槽中下段落潮流优势较上游明显减弱,甚至在小潮期底层呈涨潮流优势,垂向环流结构明显.北槽上段含沙量
会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多数蓝藻可产生蓝藻神经毒素β-N-甲氨基-L-丙氨酸(β-N-methylamino-L-alanine,BMAA),我国多个大型淡水湖泊(滇池、太湖、巢湖)已发生严重蓝藻水华污染,因此,开展水环境
会议
固相反应不使用溶剂,具有选择性高、产率高、工艺流程简单等优点,已成为制备新型固体材料的重要方法。机械化学法作为固相合成法的重要分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传统的机械化学法包括球磨、研磨、螺纹挤压、高压等方法,这些方法存在生产成本高、能量馈入低、反应时间长、工业化生产难等不足。近年来,本课题组使用一种新的机械化学法即超音速气流法,为固相反应合成开辟新的路径,此法具有操作简便、耗能低、效率高、绿色环保、
学位
学位
  热带海区大型生物污损主要由无柄蔓足类的网纹藤壶和三角藤壶、有柄蔓足类的茗荷和鹅茗荷、双壳类软体动物的翡翠贻贝和齿缘牡蛎及管栖多毛类的华美盘管虫和龙介虫引发,污
Standard is the technical foundation of nat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it is the basic rule of establishing social regulation.Researching and con
In Shanghai, three trades including water conservancy, water supply and water drainage are managed integratively by Shanghai Water Authority. However, trade div
本文研究了广泛分布于各大动物地理区的双翅目Diptera蝇科Muscidae秽蝇亚科Coenosiinae的秽蝇族Coenosiini。目前,世界秽蝇族种类包括29个已知的有效属,其中有10个属在中国有分
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CNT)是纳米材料中最富代表性的新型材料。由于其独特的结构以及由此产生的诸多奇异特性,已经成为近十几年来国际纳米技术和新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