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医“治未病”思想指导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防治

来源 :第十四届中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w1234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是临床常见多发病,也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以中医学之“治未病”思想为理论基拙,在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预防与治疗方面进行初步讨论,将中医“治未病”思想与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分期辨证论治相结合,进而将“治未病”思想更好的运用于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防治当中。
其他文献
文章通过对临床药师参与的1例泌尿外科电话随访典型案例进行系统分析,探讨临床药师在临床药物治疗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会议
目的:构建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左氧氟沙星光学杂质对照品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方法:通过相关实验和建立数学模型,对盐酸左氧氟沙星光学杂质含量测定过程中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评估。结果:通过计算盐酸左氧氟沙星光学杂质各变量的不确定度,合成不确定度,最终得出测定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结论:该评定方法适用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左氧氟沙星光学杂质对照品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会议
目的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现有的临床指南及研究对该病的治疗已有系统阐述,但对于个体化的用药优选方案报道不多,特别是伴有严重“开关”现象和感觉障碍的复杂性帕金森病的精细药物治疗方案更少有涉及.本文研究的是一例伴有运动并发症和感觉障碍的中期PD患者精细化药物治疗方案.方法 患者为中年女性,3年前诊断为帕金森病,一直间断口服“美多巴、安坦及
会议
目的:探讨在难治性心绞痛患者的药物治疗中临床药师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积极参与一例难治性心绞痛患者的药物治疗,对患者进行药学监护和个体化用药指导,对不良反应产生原因进行分析,优化治疗方案。结果:保障了治疗的有效性,同时减少了不良反应,提高了患者治疗的依从性。结论:在难治性心绞痛的药物治疗中,临床药师可以通过对患者实旌药学监护和个体化用药指导,协助医生优化治疗方案来体现临床药师的价值。
会议
目的:介绍生物技术药物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方法:查阅了近年来的文献,对国内外生物技术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进行综述。结论:生物技术药物的药代动力学较传统化学合成药物更为复杂,掌握其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机理,将有助于提高生物技术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会议
目的 探讨苯丙氨酸免疫吸附(PH-350)治疗高滴度类风湿因子(RF)的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RA)的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入选高滴度RF的难治性RA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运用PH-350免疫吸附配合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加传统慢作用抗风湿药(DMARDs)联合治疗,观察组予NSAIDs加传统DMARDs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的第1、3、6、9、12个月的DA
反应性关节炎为关节外感染期间或感染后不久出现的并无微生物侵入关节的一种关节炎,为风湿免疫科常见病,病情复杂,迁延难愈,本文拟从中医毒的角度探讨一下该病的详细机制,论述反应性关节炎毒的形成、病机、表现以及治疗,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痛风性关节炎”从胆论治的思考源于《素问·六节藏象论》中“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 它强调了“胆”在脏腑活动中的重要性,指出了人体十一脏功能的正常发挥,决定于“胆”的功能正常与否。肝胆相表里,春季养肝调胆,使肝气条达,疏泄正常,不仅利于十一脏功能的正常发挥,对预防及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有临床指导意义。痛风是禀赋不足,脏腑功能减退是发病之本,肝胆又互为表里。且痛风性关节炎发病时间多半在夜间子时以后,正是
银屑病属于皮肤科疾病,而其往往累及关节,发展为银屑病性关节炎。临床上应以治疗银屑病为本,以治疗关节炎为标;桂枝汤为仲景名方,主治伤寒表虚证,而其意旨却暗合了治疗银屑病的机理,从而为银屑病性关节炎的治疗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本文通过对1例肾移植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病例的眼针治疗得到如下体会:(1)眼针治疗异体肾移植状态并发痛风性关节炎有效;(2)对难治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可配合眼针治疗缓解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