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院校大学生就业压力应对方式结构及特点

来源 :中国心理学会,江苏省心理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hsha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当前体育院校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本研究将对体育院校不同群体大学生在就业压力的应对方式展开研究,分析体育院校大学生在就业压力应对方式上的结构和特点,找出其影响因素,为他们能有更好的应对认知和行为做出正确和有效的指导。本研究采用自编“体育院校大学生就业压力应对方式调查”问卷,对六所不同类型高校体育系共计1222 名大学生进行测量,利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技术探索体育院校大学生就业应对方式的理论结构,利用均数比较技术考察不同体育院校不同群体大学生就业应对方式的特点。
其他文献
禀赋效应是一直以来行为经济学中关注的热点,指个体在拥有某物品时的估价要高于没有拥有该物品时的估价的现象,占主流的解释是前景理论中的损失规避以及后来的查询理论。
家庭暴力危险评估有三种方法,非结构化临床判断,精算式评估,结构化专业判断。非结构化临床判断的最大优势是能够以当前个案为中心进行具体分析;精算式评估最大优势在于提供一套标准统一的问题和计分方式,有良好的信效度和可操作性;结构化专业判断弥合了两者优势,既提供一套统一的程序化科学指导,又允许以来访个案为中心,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判断。
安全感与个体的心理健康密切相关,它在缓解个体压力、消除心理障碍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新生代农民工作为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新兴人群,研究其安全感的现状特点及相关因素,不仅对于新生代农民工个体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对于推进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同样有着重要价值。目的:本研究通过文献综述、个人访谈提出了新生代农民工安全感的理论构想,以此为基础自编新生代农民工安全感原始问卷。方法:并对778名新生代农民工
互惠式好感是指个体会根据他人喜欢自己的程度调整自己对他人的好感度,是人际吸引的重要影响因素。以往研究都已证实互惠式好感的存在,但以往的多项研究都是研究同性之间的互惠式好感,因此,本研究将以异性作为实验参与者,在验证互惠式好感存在的基础上加入负性反馈并探究其中的性别差异。
2011 年10 月13 日,2 岁女童“小悦悦”在广东佛山相继被两车碾压,期间18 名1024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引发网友广泛热议.为研究消极社会热点事件对民众心态的影响机制,本研究在广东省进行了四次追踪研究(2011 年9 月、10 月、11 月、12 月),四次追踪样本为640 人.同时,为了了解负面事件的长期影响作用,本研究还收集了事件后民众对该事件的微博关注度.其研究结果显示:1)小悦
采用改编的IOS 量表测量自我与他人的心理距离,在收益和损失情境下,综合探讨了为他人和预测他人决策时心理距离对个体风险决策的影响。结果发现:(1)个体预测他人决策时比为他人决策时更偏好风险,但两者反应时没有显著差异;(2)与他人心理距离越远,个体决策时越偏好风险,且反应时越短;(3)决策者角色与心理距离存在交互作用,即预测时个体认为远心理距离他人比近心理距离他人更冒险,而为他人决策时两者差异消失;
目的:考察在社交和工作两种不同情境下,呈现不同的热情和能力描述信息时,知觉者对知觉对象在热情、能力以及总体评价和接纳程度上的差异。另外分别考察了在男性占优势和女性占优势情境下,能力与热情维度间的影射效应的性别差异。结果:在社交和工作情境下,呈现热情描述信息时,对知觉对象的能力评价显著低于控制组,呈现能力描述信息时,对其热情评价显著低于控制组,在能力和热情维度上出现了明显的影射效应,但对其总体评价和
研究者从2002 年开始,接触台湾北部客家庄许多推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行动者,在他们身上深刻感受到强烈的行动热情与坚持,除了「客家人」的身分认同与客家母语情感之外,同时还有其他重要的情感结构与意涵,这些情感结构与意涵究竟包含哪些丰富而细致的内涵?这是本研究亟欲探究的主题之一。另外,从行动科学的视角来理解这些客家文史行动者的在地创化,会呈现出怎样的实践知识与创化可能路径?这是本研究的研究动机与目的。
公平作为一种道德和价值标准一直是许多人的理想,也是人们不懈追求的目标。在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攻坚阶段,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矛盾突出,公平问题是我们所面临的社会焦点问题之一。
在当今社会中,资源分配的公平性问题是一个备受关注和争议的话题。如何公平合理地分配有限的资源是每个组织或团体都要面对的一个基本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