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性分析粒缺状态下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的CT征象及动态变化

来源 :中华放射学学术大会2016、中华医学会第23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暨中华医学会第24次全国影像技术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ko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78例粒缺患者临床诊断或确诊为肺内侵袭性曲菌病的CT征象及其动态变化,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近年来,随着肿瘤患者的增加以及生存期的延长、免疫缺陷疾病、血液病等疾病患者的增加,以及长期大量免疫抑制剂的使用,肺部真菌感染疾病也越来越常见.特别是血液科患者化疗后处于粒缺状态,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更为常见.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死亡率高,如果临床诊断、治疗及时,可以明显降低其死亡率.目前诊断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手段有限,其中肺部CT检查已成为肺部真菌感染的必要检查手段之一.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从侵袭气道至侵袭血管,其CT征象会发生一系列变化,例如早期气道侵袭在CT上表现为树芽征、气腔实变、磨玻璃病变,而到血管侵袭后会形成结节、晕征、空气半月征,空洞、胸膜下楔形影等.这些征象中部分为真菌感染的特征性征象.方法 回顾性分析78例肺部侵袭性曲菌感染的临床资料、CT表现,全部患者均行螺旋CT扫描,所有病例均为确诊或临床诊断病例.结果 78例肺部侵袭性曲菌的影像表现,其中49例出现“晕征”;15例有实变;18例出现胸膜下楔形影;38例经抗真菌后出现空洞,18例出现“空气半月征”,9例空洞内可见到网丝状分隔.结论 1、真菌感染所有典型征象中,“晕征”在肺部侵袭性曲菌感染病变内出现比例最高,且时间短.2、可以表现为结节和实变并存,胸膜下楔形影像亦较常见,并多伴有同侧胸腔积液.3、结节内空洞在粒细胞恢复或真菌治疗后出现比例较高,经抗真菌诊疗后,空洞从无到有,由少变多,由小变大,由厚壁变薄壁.4、空洞内干性网丝状分隔较少见,但具有一定的特征性.
其他文献
目的 讨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联合腓骨瓣或髂骨瓣修复、重建前足内侧列缺损并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评价其疗效。方法 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联合腓骨瓣或髂骨瓣复合组织移植修复第一、二跖骨及足踝部皮肤软组织复合组织缺损6例。
目的 探讨脊柱内固定术后手术部位感染行清创手术治疗时是保留内固定还是去除内固定.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自1995年1月-2015年12月间收治的39例脊柱内固定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病例.其中男13例, 女26例; 年龄16~76岁, 平均60.3岁.其中颈椎7例;胸椎2例;腰骶椎30例.并记录患者术前术后白细胞数、血沉、反应蛋白、血培养、伤口分泌物或组织培养静脉抗生素使用时间及灌洗(或持续负压吸引)时间
目的 通过对91例先天性胫骨假关节的联合手术治疗患儿的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探讨行联合手术技术治疗先天性胫骨假关节的护理方法以提高护理质量,减轻患儿及家长的焦虑、恐惧,减少并发症,提高患儿及家长的依从性,以最终达到提高手术成功率。
健康评估作为护理学专业的桥梁课程,一直被护理教育工作者高度重视。它的学科性质决定了该课程不仅要积极有效地开展理论环节的教学,同时也要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为了适应当代医学临床的需要,我国护理教育专业新增设了一门重要课程――健康评估。
Background:Nucleus pulposus (NP) cell apoptosi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 (IDD). However, little is known regarding the role of long non-coding RNA
目的 对 "L"形切口经跟骨外侧壁骨皮瓣掀开入路与传统"L"形延长切口入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进行对比。方法 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采用 "L"形切口、经跟骨外侧壁骨皮瓣掀开入路治疗单侧跟骨关节内骨折14例,按照Sanders分型,其中SandersⅢ型9例,Ⅳ型5例;采用传统"L"形延长切口入路治疗单侧跟骨关节内骨折25例,按照Sanders分型,其中Sanders Ⅱ型8例,Ⅲ
1、故障现象:扫描过程中停止扫描,重新启动设备,故障依旧.故障表显示:the GP preported a gradient amplifier Z axis inter wiring fault or control undervoltage.2、故障分析与检修:根据故障表提供的信息,可能是Z轴梯度放大器内部线路故障或者是控制板欠电压问题.首先查看X、Y、Z轴梯度放大器面板上的各种指示灯,X、Y
目的:探讨256排CT对高心率患者单个心动周期行冠状动脉CT成像(CCTA)的可行性并评价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方法:连续收集2015年10月9日至11月19日共92例疑似冠心病患者CCTA资料,根据扫描实时心率分成3组,A组[80≤HR<90 beats per min(bpm)]56例、B组(90≤HR<100bpm)20例和C组(HR≥100bpm)16例.对其中74例患者应用冠状动脉追踪冻结
Purpose: Evaluating the bowel peristalsis function in Crohns disease(CD)with MR bowel motility imaging.Methods: A total of 75 CD patients(42 active and 33 inactive further subgrouped by segment stenos
目的:探讨MRI平扫结合增强MRV对颅内静脉窦血栓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14例经临床证实的颅内静脉窦血栓患者,均已行MRI平扫及MRV,增强MRV检查,对颅内静脉窦血栓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结果:MRI平扫发现7例静脉窦血栓,阳性率50%; MRV显示5例,阳性率35%;增强MRV可显示11例,阳性率78%; MRI结合MRV显示9例,阳性率68%; MRI结合增强MRV显示13例,阳性率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