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R-17-5p抑制Pten/AKT信号通路和ROS生成降低鼻咽癌的放疗敏感性的研究

来源 :中华医学会2016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青年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ou8209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鼻咽癌是我国南方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放射治疗是鼻咽癌的首选治疗方法,如何增强鼻咽癌对放疗敏感性一直是鼻咽癌治疗学的研究热点.本研究希望通过临床样本分析、体外细胞培养和动物体内实验等方法,探讨miR-17-5p在调控鼻咽癌放疗敏感性中的作用和作用机制,为鼻咽癌放疗敏感性调控的研究和临床干预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使用qRT-PCR检测CNE-1和CNE-2细胞系中及放疗敏感组和不敏感组患者临床样本中miR-17-5p的表达,通过细胞周期实验、MTT实验、Tunel染色、报告基因实验和Pearson相关性检验等方法探讨miR-17-5p对鼻咽癌放疗敏感性可能的调控作用和调控机制.结果 与放疗敏感组CNE-2相比,不敏感细胞系CNE-1中miR-17-5p表达明显升高(p<0.05),放疗不敏感组临床样本中miR-17-5p表达也显著升高(p<0.05);使用miR-17-5p转染CNE-2细胞系后发现,与空白对照组相比,G1期细胞比例明显减少(p<0.05),细胞集落形成数目显著增加(p<0.05),MTT结果中OD值明显减低(p<0.05),提示过表达miR-17-5p可以促进鼻咽癌细胞增殖能力;细胞爬片的Tunel染色发现,过表达miR-17-5p可以显著降低X线照射后鼻咽癌细胞凋亡数量(p<0.05);使用Annexin V和PI染色后的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发现,过表达miR-17-5p可以显著降低单阳性和双阳性细胞比例(p<0.01),明显抑制X线照射引起的ROS表达量(p<0.05);过表达miR-17-5p后移植肿瘤的体积明显大于空白对照组(p<0.01);报告基因实验、qPCR和western blot结果发现,过表达miR-17-5p可以明显抑制Pten 3UTR质粒的荧光素酶活性(p<0.05),使Pten的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明显减低(p<0.05),同时Pten下游信号通路AKT磷酸化水平明显增加(p<0.05).结论 miR-17-5p可以抑制靶基因Pten的活性、mRNA和蛋白水平,进而激活Pten下游AKT的磷酸化水平,因此促进了细胞增殖;同时促进了ROS表达使细胞凋亡增加,最终使鼻咽癌细胞对放疗的敏感性降低,鼻咽癌细胞的放疗抵抗增加.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前庭自旋转试验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前庭功能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4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和20例正常人进行前庭自旋转试验检查,观察水平增益、水平相移、垂直增益、垂直相移、非对称性五项参数,≥1项异常,即评定为前庭功能异常,前庭自旋转试验阳性。
目的 分析常规听力检查正常的不同年龄段健康人群的超高频听阈情况.方法 21-70岁的体检健康的志愿者,分为21-30,31-40,41-50,51-60和61-70岁5组,双耳均接受常规频率(0.25,0.5,1,2,4,6,8 kHz)纯音听阈检测和超高频(9,10,11.5,12.5,14,16,18,20 kHz)纯音测听,分析各频率的听阈情况.超高频测听检测2次,以评价超高频测听的稳定性.
目的 前期临床研究发现自适应峰力数字音调预计算算法(the Adaptive Phonak Digital,APDT)在安静和噪声条件下显著提升受试者言语识别能力,本研究旨在分析APDT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效果.方法 19例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受试者,男7名,女12名,年龄22至82岁(平均年龄67.8岁),受试者双耳听力损失对称,听力损失从中度到重度.19例受试者中2例无助听器使用经验,17例有助听
目的 分析耳后乳突区骨皮质下局部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对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聋(ALHL)的疗效.方法 在我科住院治疗,确诊为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聋成人患者76例,随机分为2组:耳后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40mg,距耳后沟0.5cm的乳突区骨皮质下注射,48h/次;全身组,地塞米松10mg×3 d,续5 mgx4 d,静脉推注.另外,所有患者同时应用相同的改善微循环(金纳多)和降纤酶(东菱东菱迪芙)药物
目的 探讨面神经肿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侵犯部位,手术方式的选择及面神经功能的重建与修复。方法 回顾性分析山东省立医院集团眼耳鼻喉医院200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并经病理证实的34例面神经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常规做颞骨HRCT及颞骨强化MRI,纯音测听等。
目的 为口腔肿瘤术后缺损建立临床评价标准。该临床评价标准可提供用于临床评价和比较术后组织缺损的分类标准,以及为不同修复重建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145例2010-2013年间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住院治疗的口腔癌患者资料。通过病例的筛查和统计,归纳出临床评价系统,并尝试对病例进行分类,并统计修复方法以及罗列各类型修复前后的对比照片。
目的 突发性耳聋在临床上发病率高,治疗效果各家报道差异较大,总体来讲,全聋型突发性聋患者的治疗效果相对较差,究其原因主要是对其发病机理仍没有透彻的认识,导致在治疗上无法做到有的放矢,该研究通过鼓室注射钆喷酸葡胺造影剂的内耳核磁造影技术来观察评价全聋型突发性聋(ISSHL)患者内淋巴积水的情况,并探讨其产生机制。
目的 探讨人工耳蜗术后行耳蜗位数字X线平片对确定人工耳蜗电极位置的意义方法 对24例(21例为语前聋,3例为语后聋)感音神经性耳聋(其中7例患者同时患有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患者进行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术后第1天(术后眩晕症状明显者可延迟至术后第3天)行耳蜗位数字X线平片.耳蜗位数字X线平片要求患者取坐位或俯卧位,做后前斜位投照,头颅矢状面与胶片的夹角调整为50°,人工耳蜗植入侧靠胶片侧,X线通过未植
目的 合并慢性化脓性中耳炎(CSOM)的人工耳蜗植入术临床效果回顾总结方法 对我科2011年10月~2016年2月期间合并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统计资料包括临床资料、术前耳内镜检查结果、手术方式、术后感染、并发症及听力水平。
目的 探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各型乳突开放并一期植入人工听骨或自体听骨行Ⅲ型鼓室成形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 2016年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的行各型乳突开放并一期完成鼓室成形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157例,共164耳,其中行植入性听力重建的患者36例(包括开放式乳突根治并人工听骨听力重建25例;完壁式乳突根治并人工听骨听力重建7例;不开放乳突的上鼓室入路人工听力重建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