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tonic geomorphology and structure of the Qujiang Fault at the intersection of the Red River and t

来源 :第七届构造地质与地球动力学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songzhao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会议
会议
会议
利用“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与环境观测站”的2006年8月至2007年4月的CE-318全自动跟踪太阳光度计观测资料,分析了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AOD)的变化特征。分析结果显示,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谱基本满足Angstrom关系;在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随着波长的增大,气溶胶光学厚度是减小的;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AOD日变化类型主要有单峰型、稳定型、上升型3种;逐日变化特征显示,
在2006-2008年夏季的上午6时对上海徐汇区的VOCs进行连续3小时采样。72个样本的B/T(benzene/toluene)值为0.42±0.18表明,除交通源外还有其它对VOCs排放影响较大的源。利用主成分分析/绝对主成分得分(PCA/APCS)受体模型对VOCs和CO进行了源解析,结果表明:交通工具的排放为CO的主要源,占45[%];对于对流层臭氧生成最重要的前体物芳香烃,溶剂的使用占3
利用2007年10月10日~2008年9月30日天津边界层气象观测塔得到的PM2.5质量浓度、O3和NO2体积比浓度梯度资料,对比分析了不同高度上各污染物浓度统计特征,并对各污染物浓度的时间变化特征及垂直分布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天津市PM2.5污染严重,且易发生光化学污染事件。各层PM2.5浓度在12、1和2月份存在较大差异,其他月份差异较小,O3浓度均表现出夏季高冬季低的典型特征,NO2浓度在
会议
目的:探讨天气过程对多人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影响。方法:用气象资料和255米气象铁塔观测资料分析天津市2001年2月18日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天气形势、大气稳定度状况、混合层高度、逆温层、气温、气压和风速等气象要素特征。结果:“2.18”事件发生在高空暖高压脊、地面低压、静风或微风、气温明显升高、逆温增强、混合层高度持续偏低的天气条件下。结论:高低空环流形势、地面风、气温、气压和混合层高度的综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