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振兴的关键不是制度变革而是技术革命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yicai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党的“十六大”提出振兴东北经济以来,关于东北经济的讨论可谓如火如茶。人们努力揭示东北经济的各方面问题、面临的困境,并据此找寻解决问题的办法。本文介绍了在东北经济所面临的课题之中,已成公论的有几个方面。通过反思,笔者发现,东北经济的“瓶颈”并不是所有制问题,而是整个东北地区在产业技术上的落后,只是由于这种技术落后的载体是以国有经济为核心、以国有经济为突出代表的,才使得国有经济凸显出来。正因为技术落后是制约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所以,技术变革才是东北振兴的根本出路。
其他文献
党的十六大在提出“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同时,也提出了“支持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调整和改造,支持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地区发展接续产业”的发展战略,从而拉开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新的序幕,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所以将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和扩大对外开放相结合,是进行老工业基地改造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简述了东北对外开放的现状,分析了东北对外开放的特点和存在的
人类的发展已经步入21世纪,欧盟和北美地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获得实质性突破和进展。而东北亚地区无论从区域合作组织发展的深度还是广度看都尚处于初级阶段,甚至远不如东盟等合作组织。这固然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但东北亚地区缺乏一个加强合作的平台无疑也是至关重要的因素。我国振兴东北战略的出台,不仅有利于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且也为东北亚合作搭建了一个活跃而稳固的平台,对东北亚合作的深化将产生积极的影响。本文
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调整、改造和振兴,是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大举措。为此,认真研究新形势下东北有哪些现实和潜在的优势,如何利用这些优势来促进东北经济发展便成为了当前的热门话题。国家领导、地方政府要员和大学社科研究机构教授、研究人员等都在为振兴东北献计献策,一批有价值的新思路、新点子不断涌现。笔者认为,在当前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下,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应走科技振兴之路。那么,如何使科技
东北地区主要以能源、材料、机械工业为主体,聚集着大量的国有资产和国有大中型重工业企业,在建国以来为我国建设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东北三省多年形成的产业体制和产业结构矛盾与国内其它地区相比日趋明显,在全国经济发展排名位次不断后移。如何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抓住当前和平、稳定环境下的经济发展机遇,是继我国“西部大开发”取得阶段性成果之后,现阶段
振兴东北,教育当先。教育本身承载的是一个国家民族素质的提高、文化和价值观念的继承与发展。人类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的发展,国家的强盛也离不开发达的教育。现代社会发展表明:教育与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相谐共振的,经济是教育发展的基础和物质保证,教育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智力基础。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看,保证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相互协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今天,大力推进教育信息
提倡经济文化一体化,是改造振兴的纲领,“以人为本”则是这个纲领的核心,这种思想直接体现了文化在经济活动中的能动作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我们应该重视文化因素作用。为此,在实际应用上本文提出建议:建议参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人,首先要学点文化理论;参加东北老工业改造的人,应该对前苏联经济模式有个初步认识,作为改造东北老工业的借鉴。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面临着重重困难,而以下岗职工再就业、新增劳动力就业、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核心内容的劳动力有效就业问题矛盾最为集中。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过程中,如何认识劳动力就业与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关系,树立怎样的解决就业有效增长的指导思想,是应给予高度重视的关键问题。本文提出就业有效增长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目标之一,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劳动力就业问题的矛盾集中表现在劳动力供大于求,供需结构失
发展国内现代服务业和国际服务贸易是驱动一国经济结构变革的重要因素。我国服务业市场开放程度的增加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将为本地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和国际服务贸易、投资提供广阔市场空间,尤其是在物流服务、汽车相关服务、商务服务、风险投资服务和农业相关服务等领域,东北地区展现出引人注目的市场机遇。本文指出我国开放服务业市场的步伐明显加快,国际服务提供商和采购商在我国的业务呈现新特点。首先,东北地区制造模式
多年来,对东北区域经济振兴问题的研究集中于农业产业化、重化工业结构升级与技术改造等有关“如何产出”的问题上,而对现代物流产业的培育与发展等“如何流通”的问题关注较少,忽视了物流产业在现代区域经济发展中应有的地位和影响。本文认为,现代化的区域物流对于促进东北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先导性作用。物流网络建设具有很强的产业关联度和带动效应,它不仅涉及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五大运输方式的经营企业,还涉及交通
本文提出扩大内外经贸可加快经济发展,并对东北地区内外经贸落后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指出从城镇来看,所有制结构单一,国有经济比重偏高是东北地区陷入困境的最根本原因。从农村来看,肥沃的黑土地、丰富的自然资源、衣食无忧的生活把东北农民牢牢吸纳在小农社会中,使他们缺乏走向工业社会的内在动力。提出了东北地区扩大内外经贸的对策:强化微观经贸主体;优化投资环境,清除商业经营中的潜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