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SA重建术结合TEVAR治疗5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

来源 :甘肃省医学会外科学专业委员会2016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kai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LSA重建术结合TEVAR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的治疗效果,为TEVAR手术近端锚定区不足病例的治疗积累宝贵经验. 方法:5例Stanford B型AD患者均行LSA重建术和TEVAR.5例患者术前均并发内脏和(或)下肢缺血症状,术后采用CT血管造影(CTA)定期随访. 结果:5例患者血管重建均成功,无明显并发症发生.随访时间为6~24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18个月,5例患者均存活,缺血症状消失,人工血管通畅,患者获益. 结论:LSA重建术结合TEVAR治疗Stanford B型AD是一种创伤小、安全性高的治疗方法,对预防脑卒中、脊髓缺血和严重的上肢缺血症状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其他文献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最常见的急腹症,有一部分因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误治。由于阑尾的发育变异或转位障碍,可致其结构、形态或位置异常。异位阑尾多因胚胎期中肠不转位、转位不全或反向转位,阑尾随盲肠可异位于左下腹、左上腹、肝下,亦可位于腹中部、盆腔内或盲肠后(腹膜外),其中以盆腔内、盲肠后、肝下、左下腹等4种情况较为多见。本人通过查阅国内近10年的资料,未见升结肠游离、过长而致左下腹阑尾周围脓肿的报道。异
目的:根据临床治疗效果,分析生长抑素在肠梗阻治疗方面的作用.方法:回顾本院自2013年9月至2014年1月间治疗的30例肠梗阻病患的病症,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并使用生长抑素对他们实施治疗,对疗效进行分析和对比研究.结论:使用生长抑素的确能够对肠梗阻病患产生较为明显的治疗效果.
为探讨外科手套通路经肛门内镜微创手术用于直肠良性肿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2013年8月-2015年12月,嘉峪关市中医医院普外科采用环状扩肛器和外科手套建立通路,应用常规腹腔镜设备和器械,进行了6例经肛门内镜微创手术.1例管状绒毛状腺瘤,5例广基底腺瘤样息肉,全层肿瘤切除缝合术.平均手术时间50min,手套通路完成平均时间15min.术中出血平均15ml.病理证实全部病例R0切除.6例病人均于术后3
目的:研究分析四金瞿麦汤联合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至2014年收治的输尿管结石患者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联合补液、解痉、利尿治疗,研究组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联合四金瞿麦汤进行治疗,针对治疗时间和术后复发率进行评价.结果:研究组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后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广泛用于临床的现状及护理.方法:对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方法、封管方法、留置时间及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等方面的总结分析.结果:与结论不易损伤血管,便于给药,减少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等优点.
目的:探讨胃癌高发区武威地区青年人胃癌和老年人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收集2011年7月至2015年5月就诊于本院的长期居住于武威地区的胃癌患者437例,按年龄分为老年人胃癌(≥60岁)392例,青年人胃癌(≤40岁)45例,比较两组临床病理特征.结果:老年组男女比例3.40∶1,青年组男女比例1∶1.14,老年组主要临床表现为上腹部不适和消瘦、乏力,青年组主要临床表现为上腹部不适合和呕血、黑便
2015年3、4月我科收治胃癌皮肤转移2例,且都以皮肤转移为首发临床表现就诊。胃癌转移的诊断通常依赖于影像学的检查,全身CT扫描对确定有无其他部位肿瘤转移最为重要,其次是超声检查。目前我科收治的2例胃癌皮肤转移都表现为结节,且没有发现其他重要脏器转移,并都在我科接受联合化疗(EAP方案:依托泊昔+阿霉素+顺铂)治疗,待癌灶局限后准备手术切除,现仍在随访中。
作为胃癌治疗的重要部分,无论是术前新辅助化疗还是术后化疗都在胃癌治疗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多项研究证实S-1(替吉奥)对进展期胃癌患者治疗效果较好.本文研究胃癌根治术后患者在常规行术后全身静脉化疗过程中不能耐受时,改用口服替吉奥继续治疗的续贯疗法的效果及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情况,并将之与全程静脉化疗患者进行比较,探讨其效果及可行性.
目的:探讨精索脂肪瘤与腹股沟疝的关系及处理方法.方法:男性患者15例,在疝囊处理后14例行脂肪瘤切除,一例部分切除.结果:患者术后恢复正常,仅一例部分切除脂肪瘤患者术后腹股沟区外观略膨隆,局部有坠涨不适.随访3年,无脂肪瘤及腹股沟疝复发病例.结论:精索脂肪瘤与腹股沟疝有一定的关系,行腹股沟疝修补术的同时切除精索脂肪瘤可预防疝的复发.
目的:总结严重胸腹部联合伤的临床诊治方法,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水平.方法:选择该院2006年1月-2016年6月救治的89例严重胸腹部联合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诊治措施.结果:所有89例患者中,治愈84例,生存率94.38%;死亡5例,病死率5.62%.死亡原因中由于失血过多出现不可逆休克2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MOF)3例,其中手术后并发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2例,严重腹部感染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