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RSV不同毒力毒株诱导Toll样受体和细胞因子表达特性的比较

来源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分会第八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5次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87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基因容易变异,不同流行毒株毒力差异较大,造成严重经济损失,但其免疫和致病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将24头仔猪平均分成4组,每组6头,分别接种高致病性PRRSV分离株BB0907(HP),低毒力PRRSV毒株NT0801(LP),NT0801第70代衍生毒株NT0801-F70(LP-der)和DMEM营养液(对照),隔离饲养观察。攻毒后0、6、9、15天用ELISA方法检测猪血清中TNF-α、IL-1β、IL-6、IFN-γ和IL-10含量;攻毒后15天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各组肺脏和脑组织中TLR2、3、7和8基因表达水平,并分离猪肺泡巨噬细胞(PAMs)和猪外周血淋巴细胞(PBMCs),分别采用TLR2、3、7/8的配体(LTA、poly(I:C)、CL097)和PRRSV刺激,检测细胞上清中细胞因子水平。结果为:与LP相比,HP组试验猪产生明显临床症状,而LP-der几乎没有毒力;HP感染猪的血清中IL-1β、IL-6、TNF-α和IFN-γ的水平高于LP或者LP-der组。LP组PAMs经poly(I:C)或CL097刺激后分泌的TNF-α和IL-1β水平显著高于DMEM营养液对照组,同时,HP组PBMCs经CL097刺激后分泌的TNF-α、IL-1β和IL-6显著高于LP和LP-der组。HP组PBMCs经CL097刺激后分泌的TNF-α、IL-1β、IL-6高于LP和LP-der组,LP组PAMs经poly(I:C)、CL097刺激后TNF-α和IL-1β的分泌高于DMEM组。该结果表明,与LP和LP-der相比,HP更能诱导TLR3、7、8和TNF-α、IL-1β、IL-6和IFN-γ表达,从而丰富了PRRSV免疫和致病机制理论,并有助于开发更为有效的PRRSV疫苗。
其他文献
作者在研究1998~2008年中国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分离株HA基因的进化时发现有2个致病性最强的毒株因HA基因第145位氨基酸的突变导致产生一个潜在的糖基化位点,从而使其不与单抗H6、F6等反应。为进一步探究这类变异毒株HA基因变异对H9亚型AIV的致病性的影响,本研究对12株具有上述血凝素分子特征的H9流行毒株进行了致病性方面的系统研究。结果显示这类毒株在HA裂解位点处仅有1个碱性
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在六年时间里两次在蛋鸡群中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疫情。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诊断,指出此次沙坡头区鸡群HPAI疫情发生具有以下特点:发病无品种、饲养用途和年龄差别;具高抗体水平产蛋鸡群仍然发病;前期临床症状不显;发病鸡群死亡率高等。指出本次HPAI发生情况比较复杂,外部疫源的传入是引起疫情发生的根本因素,但养鸡户的一些行为习惯更需深刻反省。
本研究建立的RT-PCR检测方法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重复性好等优点,并可同时实现对H9亚型禽流感和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快速诊断,其检测灵敏度达102EID50/100μL.通过对发病鸡采集的临床样品的检测,证实本检测方法可靠、稳定,适用于H9亚型禽流感和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诊断。
本研究对构建的H1、H3亚型流感多表位核酸候选疫苗及H1、H3亚型流感二价核酸疫苗,以Quil A为免疫佐剂进行了小鼠实验免疫,对免疫后小鼠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水平进行检测,为研制安全性好、免疫原性佳、成本低的通用流感疫苗的提供思路和参考。指出,本研究构建的H1、H3亚型流感病毒多表位核酸疫苗具有可以保护多个流感亚型的功能,从本实验选用表位相关亚型攻毒的保护效果分析,该疫苗可以刺激小鼠产生针对甲型
本研究设计构建了季节性流感H3亚型重组腺病毒疫苗。通过RT-PCR、间接免疫荧光、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其抗原的转录和反应原性,以期为后续动物免疫实验奠定基础。
本实验以筛选的靶向鹅源新城疫病毒NA-1株NP、M基因的shRNA序列为目的基因,构建重组慢病毒干扰质粒(pLKD-shNP710和pLKD-shM646),并将包装好的浓缩慢病毒液侵染Vero细胞,实现细胞内的shRNA序列高效且可持续的基因转导。研究其对病毒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及对病毒复制增殖的影响,从而为转基因研究奠定一定基础。
为了研究NDPK B蛋白表达对NA-1株NDV复制与增殖的影响,本实验将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EGFP-NDPKB转染Vero细胞,经G418压力筛选阳性细胞单克隆,并通过RT-PCR、Western blot和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鉴定NDPKB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在细胞系基础上,通过HA-HI、TCID50及Real-time RT-PCR检测NDPK B蛋白对新城疫病毒复制和增殖的影响。结果表
新城疫强毒株是各国重点防控的重大动物疫病,对其的快速诊断和检测是防控新城疫暴发的前提和基础。为了建立基于新型LNA探针的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方法鉴别诊断新城疫中强毒株和弱毒株,设计了两条针对新城疫F基因裂解位点的新型LNA探针,通过对11株新城疫病毒株进行检测,建立了两重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方法来同时鉴别诊断新城疫的中强毒株和弱毒株方法。并与副粘病毒Ⅰ型(APMV-1)和新城疫中强毒株(v
为了提高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VP2基因核酸疫苗的免疫效力,根据已发表的鸡源C3d序列,设计并合成在5′端添加连接肽(Gly4Ser)2序列的C3d基因。用同尾酶Bgl Ⅱ和BamHⅠ构建含有3拷贝C3d与VP2的的重组表达质粒pcDNA-VP2-3C3d.用脂质体法转染BHK21细胞,48 h后,Western blot分析表明,表达的重组蛋白为162ku;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转染细胞中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是引起世界养猪业巨大经济损失主要病原之一,目前商品化疫苗和抗病毒药物保护力有限。三角形四肽重复干扰素诱导蛋白3(IFIT3)被认为是一种新的抗病毒蛋白,对先天性免疫具有重要调节作用。猪肺泡巨噬细胞感染PRRSV后IFIT3明显增加,但IFIT3在PRRSV复制中的作用尚不清楚。采用双链RNA类似物poly(I:C)作为刺激物,在Marc-145细胞上系统地观察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