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民间美术在高校中的传承与保护--以新乡学院为例

来源 :中国设计理论与世界经验学术论坛论-第二届中国设计理论暨第二届全国“中国工匠”培育高峰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anfang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原民间美术以其特有的艺术形态在日常生活中展现.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地方民间美术资源的认识逐步提高,高校在保护和传承民间美术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义不容辞的社会担当.将中原民间美术融入到地方高校的教学和科研中,积极发挥民间美术的艺术魅力,是对民间美术资源和高校良性互动的一种有益探索.本文通过本地高校进行多次深入的实地调查筛选,选取新乡学院为主要研究个体,从中原民间美术在地方高校教学科研中的传承与保护为落脚点进行论证.
其他文献
对湖南省靖州雕花蜜饯发展与传承的研究,探析工匠精神对传统手工艺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为靖州雕花蜜饯的活态传承提供新的思路.以工匠精神作为切入点,分析靖州雕花蜜饯的活态传承人、工匠精神在靖州雕花蜜饯中的活态传承体现,总结工匠精神促进雕花蜜饯技艺活态传承的建议与对策.工匠精神是传统手工艺文化发展的内在精神力量,结合新时代的发展需求,对工匠精神进行新的的培育和转换,才能推动传统手工艺的活态传承.
湘北地区的桃源县地处汉族与西南少数民族的交界地,又是传统湘楚文明的核心区域.桃源地区传承至今的民间刺绣在服饰、寝具等生活习俗用品中广泛运用,其装饰纹样融入深厚的阴阳哲学与生命繁衍的民俗观念,是农耕传统与湘楚文明的民俗载体,装饰纹样中辟邪纳吉与祝祷祈福的民俗题材综合反映了民间刺绣与民俗文化的血脉关系.
作为一种广义的实践智慧,匠艺实践需要匠人在某一技艺领域长期的沉浸与专注,它是匠人获得某种高级直观能力的重要前提.在这种高级的直观能力中,匠人的意向性朝向整个世界敞开,世界成为匠人“一切想象和一切鲜明知觉的场”.这使匠人能够在特殊性与一般性、经验材料与理性秩序、自由与必然、既定规则与即兴创造之间维持一种趋近完美的张力与平衡状态.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匠人高度发达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育制度会随社会发展不断变化,现代学徒制是结合了传统学徒制和现代学校教育两者优势、并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理想教育形式.构建现代师徒关系,要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按岗位标准和学生需求选取课程内容,根据工作项目组织课程呈现,以面向社会发展的行业标准作为评价规则,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为共同基础.师徒制不是对现有教育体系和教学模式的否定,而是培养当代工匠的一种积极手段.
中国工匠是中国社会特殊文化环境的产物,它是在独一无二技术拥有及其价值实现条件下的垄断,不论是它倚重小农经济文化生活环境,还是倚重商品经济文化生活环境,都没有从根本上脱离它的保守性.
本文通过对工匠地位低下的原因探查,从工匠的历史处境、施技过程的思与得、隐性知识的特点、工匠的文化权利、工匠精神的内核等几个方面展开论述,指出传统偏见对工匠群体及工匠价值的忽视以及由此带来的文化缺失,藉此重新思考工匠在人类历史中的作用,设计史书写的公正性等问题,期冀在中国当代设计理论建设中能够给予新的启发.
从造物开始直到商品经济繁荣所成就的一种造物精神,既贯穿着历史,又权衡着现在,乃至未来,这便是工匠精神的文化永恒.
以历史脉络出发,探讨近几年福建工程学院对空间设计教育新尝试的定位.研究指出:(1)福建的地域性与历史文化:不论是革命老区与侨乡,或传统村落与历史文化名城镇,同具城乡差距与不均衡,但传统工匠仍在乡村转型与外延.(2)学院式空间设计教育:指出新政学堂与绅办精舍所面对的历史情境,影响福建高校发展路径,不同于1920年代以来其它大学走美法建筑系加民族主义路线.同时,侨商陈嘉更设校(夏大与集美)时,反委托闽
花灯,又叫“灯彩”,是中国各地普遍流行的传统工艺品.灯彩即是中国灯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年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全丰花灯是江西修水全丰镇一项介于灯、戏、舞之间的艺术表演活动,具有浓厚的民俗色彩.文章从全丰花灯灯彩艺术历史源流、原料择取、形态设计、制作流程、工艺品鉴等一系列生产工序逐步讲解,循序渐进让重温了“工匠精神”的弘扬与重塑.从视觉艺术角度,审视非遗全丰花灯那种根深蒂固的乡土文化、艺术
堆剪营造技艺作为闽南传统建筑中极富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逐渐得到学术界的重视,但目前的研究成果仍十分有限,掌握该项技艺的匠师也日渐减少.文章通过访谈泉州吕文金、吕文波二位匠师,了解其师承关系和习艺经历;同时跟进施工现场,系统记录吕氏兄弟所掌握的堆剪营造技艺及其所用工具、材料和施工工序等信息,以期为闽南传统建筑和营造技艺的研究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