涎腺肿瘤的自杀基因疗法

来源 :2001年全国涎腺疾病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hn0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肿瘤的自杀基因(suicide gene)疗法又称为药物敏感基因(drug sensitive gene)疗法,即将编码病毒或细菌的酶类的基因转入肿瘤细胞,使其特异表达,在使用对正常细胞无毒的前药进行治疗时,因此类基因的表达产物催化对真核细胞无毒或低毒的药物前体转变为具有毒性的抑制核酸合成的药物,可选择性地杀伤快速增殖的肿瘤细胞.本文研究肿瘤自杀基因疗法,HSV-TK/GCV系统,粘液表皮样癌MEC-1细胞对自杀基因HSV-TK/GCV系统的效应。
其他文献
苏联卓越生物学家伊万·乌拉季米罗维奇·米丘林生於1855年10月27日(死於1935年6月7日),到1955年刚好是一百年。他是生物科学史上划时代的伟大人物,在他六十年间的科学实践
通过系统分析美国、欧盟、日本、古巴、印度等生物技术产业发达国家的政策经验,结合我国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从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政策体系、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产业创新创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TAC方案)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术前接受TAC新辅助化疗的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TAC方案:多西紫杉醇静
涎腺肿瘤中,以腮腺肿瘤居多,我科统计了534例涎腺肿瘤,其中腮腺部肿瘤占61%,现对腮腺肿瘤的有关问题加以探讨。
《中国新药杂志》:创新药是当今市场的发展趋势,企业也将成为创新的主体.创新是海正药业不断焕发活力、持续稳定增长的永不枯竭的源泉.海正的每一步发展都与大胆的转变观念和
期刊
@@
机载LIDAR数据量庞大,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冗余信息,这些信息占用了大量的存储空间,给LIDAR数据的应用和传输带来不便。本文针对此,提出了距离—梯度简化算法,试验结果表明,该算
在正常人体中腮腺与面神经有较为固定的解剖关系,即面神经在腮腺组织中分支,各支在同一平面行向其支配的肌肉.虽然分支的数目、各支间的吻合情况可有变异,各重主要分支的三维
口干症是头颈部癌放疗患者几乎难以避免的放疗并发症,这是头颈部癌放疗过程中,放射线杀灭癌细胞的同时,正常腮腺组织受到放射损伤造成的.口干症一旦发生难以恢复,药物治疗效
头颈部恶性肿瘤中构成比,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含唇部)约占20%,涎腺恶性肿瘤约占5%,鼻咽部(含喉咽部)约占30%,耳鼻喉部约占25%,甲状腺约占20%.口腔颌面部癌瘤和涎腺恶性肿瘤在全身
会议
目的:建立体外胰混合酶和胃蛋白酶的代谢评价模型,评价3种新型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LHRH)拮抗剂十肽A,B和C的体外代谢稳定性;用大鼠肝组织匀浆模型和蛋白酶抑制剂研究其降解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