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构建和谐城市民族关系

来源 :中国人口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jia66856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四川成都五城区和郊区、县开展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调查,调查内容涉及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现状、特征以及就业、教育、居住、收入、消费、社会交往、文化变迁等,分析了发展趋势以及对西部社会经济文化变迁、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所带来的影响,提出了解决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问题的思路和对策。
其他文献
从本质上讲,孝文化就是对家庭内部代际关系秩序的一种规则,它用以确定亲属扶养责任,对维护家庭关系稳定起着基础性的作用。现代社会孝文化依然存在,并且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孝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对于调节家庭关系、促进代际关系和谐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我国现已步入了老龄化社会。老年人需要社会和家庭的关心、理解、爱护和尉籍。中华民族有着传统的孝道文化,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新世纪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关注老年人的切身利益,维护他们的权益,解决他们在精神、生活上存在的问题,使老年人能够安全的度过幸福的晚年。要在全社会大力传承和弘扬孝道文化,融洽代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中国自古已是礼仪之邦,孝道观念源远流长。孝道是民族固有的道德观念和传统美德,是几千年来伦理道德的精华,甲骨文中就出现了“孝”字。“孝道”作为社会传统的基本道德,主要是指子女对父母应尽的义务:尊敬、抚养、送终等等,实质上是一种“反哺”行为。本文对中国“孝道”文化进行表述,介绍了中国孝文化的当代社会价值。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问题日益成为人们议论和讨论的话题,传统的养老方式是否依然适应今天的社会?在新形势下,我们是奉行传统的养老方式还是另辟蹊径?在论述我国目前养老现状的前提下,提出了一种新的养老理念——女孩养老,并借助韩国的经验提出了它在中国的可行性。
本文对中国传统孝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进行介绍,指出传统孝道断裂和消亡是社会的文明进步结果,并就构建社会化养老的保障体系进行了简述。指出它是老年事业和老年产业结合发展的又一种尝试,是养老理念和实践的一次革命,也是城镇中极需发展的养老形式。
以济南市为例,对老人与子女之间在经济、生活照料和精神等方面的代际流动进行实证考察,以中国儒家传统文化为根基而表现出来的代际支持,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目前老人养老意愿的选择。在进行现代社会养老模式的探讨中,应当珍重家庭中的代际支持关系,在充分发挥家庭养老功能的基础上,积极建立和发展社会养老支持体系。
利用林明鲜等人于2006年对中国烟台市的老人和金益基等人于1997年对韩国大中小城市老人调查的数据。对中韩两国城市老人选择居住方式的差异进行了分析。在韩国,老人与已婚子女同住的比率很高,而在烟台,老人与子女同住的比率却很低;中韩两国老人与子女分住的主要理由基本相同,而同住的理由则根本不同。韩国老人选择“同住是理所当然或家庭的风俗习惯”的比例最高,而烟台老人选择“同住是为了经济上、生活上帮助子女”的
目前,全世界60岁以上老年人口总数已达6亿,有60多个国家的老年人口达到或超过人口总数的10%,进入了老龄化社会的行列。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发展,引起了联合国及世界各国政府的重视和关注。研究指出,实行“1十1=1+1”的计划生育人口政策即允许一对夫妇利用当代先进的10多种生殖医学科学技术手段生育一个健康男孩和一个健康女孩,可使每个家庭不会超过2个以上的孩子,加上奖励独生子女政策及不少人自愿只生一个或不
2002年以来,经过几年的试点、总结、推广,该市全面实行的以“两委负总责,协会当骨干,家庭为中心,群众做主人”为基本特征的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标志着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本文对威海市的现代人口转变进行介绍,提出以行政管理为主导,对威海农村基层原计划生育管理体制的滞后性进行分析,简述了威海市的村级计划生育管理新体制。
在上个世纪的最后30年里,中国以其计划生育政策、加拿大以其移民政策,成为世界上两大人口学社会实验室。通过人口模拟比较了这两个大规模人口政策实践对1970-2000年两国人口老龄化六个主要指标变动的影响。这两项人口政策在这一时期以相近的强度(约1/4)分别实现了各自的既定目标:在中国控制人口增长和在加拿大增加人口。然而,它们时老龄化的过程及其人口学后果的作用截然不同。为检验人口政策在未来应对老龄化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