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性肝损伤综述

来源 :第十六届全国中医肝胆病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gerb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新的药物品种不断问世,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病率也逐年增高.因此充分了解药物性肝损伤的病因病机、诊断标准、病理类型及治疗方法非常重要.本文在阅读大量文献基础上,对药物性肝损伤的研究进行了系统综述,分析了药物性肝损伤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和药物性肝损伤诊断标准,总结了药物性肝损伤的分类及其基本病理类型和引起药物性肝损伤的药物。并提出了药物性肝损伤的治疗方法,由于药物性肝损伤缺乏特异性,故治疗的关键是及早发现、及时停止使用致肝损伤的药物,绝大多数病人停药后可以很快恢复。除此之外,还有以下治疗方法:早期清除和排泄体内致肝损害的药物,服药6小时内可通过洗胃导泻、吸附等清除胃肠残留的药物。也可采用血液透析、血液超滤、渗透性利尿等促进药物的排泄;支持治疗,卧床休息,给予高蛋白(无肝性脑病先兆时)、高糖、丰富维生素及低脂肪饮食,补充维生素、氨基酸、蛋白、血浆或全血,有出血倾向时可用维生素K1;肝移植等方法,以期更加清晰药物性肝损伤的诊疗,为同类研究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灌胃给予人参皂苷Rg3后,人参皂苷Rg3和人参皂苷Rh2在正常鼠和walker256肿瘤模型鼠的药代动力学.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单次单剂量灌胃人参皂苷Rg3(50mg·
目的: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大黄药材及饮片类别鉴定预测模型的建立方法,预测模型包括真伪预测及种属预测两个模型.方法:样品采用甲醇超声提取,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分离,DAD检测
目的: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NIR)监测中药配方颗粒生产过程乌梅喷干粉与辅料糊精的混合均匀度,确定混合终点.方法:将三种不同比例(1%,10%,20%)糊精与乌梅喷干粉混合,采集不同取样位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中药改善卵巢储备功能机制. 方法:12周龄雌性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8组:空白组、模型组、补肾活血中药低中高剂量组、补肾组、活血组、六味地黄汤组.观察
外阴白色病变是妇科常见多发疾病,门诊就诊患者逐年增加,且患者年龄呈现低龄化趋势.外银白色病变在临床诊治上存在治疗周期长、症状改善缓慢、病情易反复等问题,本文概括性论
目的:探讨我国建立中药临床药学培训基地的重要性和意义.方法:结合中药临床药学工作开展的现状、存在问题等,阐述开展中药临床药学培训基地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明确建立中药临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针药结合治疗阳痿的有效性.方法:制定高敏感检索策略,全面检索1999年1月~2015年月有关针药结合治疗阳痿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合适
文章介绍了氧化应激在男性不育中的作用,氧化应激损伤是男性不育的重要因素.氧化应激可以破坏精子质膜的流动性,损伤精子核内DNA的完整性,影响精子的质量和功能;氧化应激还能
刘完素在《三消论》论述了消渴病的病因病机,明确的指出了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和大病之后,伤阴耗血是消渴病的主要病因.强调了了燥热怫郁结滞、气血涩是消渴病发病的根本所在,
目的:探讨腺苷酸活化的蛋白激酶(AMPK)-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ase)-丙二酰辅酶A(Malonyl CoA)脂质代谢轴在脂肪肝病理机制中的意义. 方法:采用大鼠脂肪肝模型,随机分正常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