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汽车产业生产网络的发展与演化

来源 :2014年中国人文地理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ktjb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汽车产业是中国的新兴产业,对促进区域产业升级、经济发展与升级、城市网络更新等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六十年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历程表明,中国汽车产业从无到有到发展壮大,经历了从分散、集中、整合组团的不同发展业态阶段,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和产业转型升级起到直接推进作用。在汽车产业发展与演化进程中,技术关联与机械工业引导、政策与制度、外商投资、知识创新等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与演化产业了显著性的驱动影响,多区域协作与网络嵌入对汽车产业的持续发展与演化起到了重要推进作用。本文基于演化经济地理学与生产网络理论,利用长三角汽车产业发展宏观数据与调查数据,分析长三角汽车产业的发展与演化:一是从演化的视角解释长三角地区汽车产业持续发展与演化的机理与影响因素;二是从生产网络视角分析长三角汽车产业生产网络的形成与发展,解释了长三角地区零部件生产网络、研发网络、零部件产业与机械工业的同区位性的空间分布格局;三是从密集性、延展性、接近性与溢出性四方面分析了长三角汽车产业生产网络特征与政策作用下的汽车产业发展路径。
其他文献
空间规划正在成为国家和地方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实现从各自为政的空间性规划分立到统一融合的空间规划,已成为政府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中央《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提出了开展省级空间规划试点的任务,要通过对现有的不合理的规划秩序改革,解决各类空间规划自成体系、内容冲突、缺乏衔接协调等突出问题,实现“一个政府一个区域,一个区域一个空间,一个空间一本规划,一本规划一张蓝图,一张蓝图干到底”
留学和留学回国已经成为一种中国社会的热点。海外留学回国人员文化认同的话题也受到了普遍关注。在回顾有关文献的基础上,选取了华南师范大学15名有一定典型代表性的海外留学回国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和调研样本。通过对他们的定性研究和数据资料分析,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他们对学校提供的便利的工作、生活条件保障认同度较高,对物态的校园景观和标识物认同度较低:(2)他们对严格、严谨、明确的职业和从业规范认同度较高,
本文对西安主城区共54个街道办中低收入居住区域、社会、社区情况进行动态抽样问卷调查和典型访谈,利用SPSS19.0及ArcGis10.0等软件,综合运用数理统计、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揭示低收入阶层在居住类型和区域流动的选择性方面之间的相互影响.发现不同居住区域有不同的流动属性,大致呈现同心圆和扇形相结合的分布形态.由于国内对于居住流动性的相关研究很少,借鉴较少,所以是一次尝试性和探索性研究;
本研究利用上海经济普查数据,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分析上海高新产业区位。研究发现:(1)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高新技术产业格局的变化是多个主体,多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政府的规划引导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开发区是一个巨大的体制与机制创新,成为上海新的产业空间。政府聚焦张江战略,促进张江从农业社会快速迈向信息化社会,崛起成为上海ICT、医药、医疗器械制造研发与制造中心。(2)浦东开发开放
利用探索性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ESDA)和统计分析,在Geoda和ARCGIS软件的支持下,以人均GDP为指标进行研究,对2003-2014年重庆市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时空格局演化和成因进行分析.结果 表明:①从2003-2014年重庆市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时间差异十分显著,通过计算标准差和变差系数得出,绝对差异从4445到20146,极化现象明显,相对差异从0.59到0.47,相对差异不断缩小;②重
经济和人口重心的轨迹变动及其空间耦合状态集中反映了中国不同时段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及未来趋势,对制定区域协调发展政策具有重大参考意义。借用力学中重心概念和重力模型,通过重心加权方法,探索中国1990~2014年间经济、产业和人口重心的时空演变路径,并通过耦合“经济/产业-人口”重心的空间变动过程探析经济和人口发展的协调程度,进而预判区域协调发展趋势。基本结论是:(1)中国经济重心移动方向和不同时段的
“丝绸之路经济带”作为中国向西开放的经济发展走廊,它的建设对于推动中西部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加强与中亚、西亚和欧洲的进一步全面合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经济引力模型,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选取“丝绸之路经济带”18个国家以及经济带中国段9个省区为研究对象,分别构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尺度和地区尺度(“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段)的经济空间关联网络,绘制了可视化网络结构拓扑图,基于此,对关联网
研究县域经济发展格局对揭示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演化机制和实现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文通过ESDA(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相关分析,探讨了1990年以来新疆县域经济空间格局的演化过程。结果表明:总体空间格局上,新疆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很强的空间自相关性,经济发展水平相似的地区在空间上集聚分布,但是这种集聚趋势在2009年以后有所下降。经济热点区域主要集中分布在天山北坡经济带及其周围,而
以丝绸之路经济带天山北坡段范围内的23个县市为研究对象,选取10项经济指标,综合运用SPSS,GeoDa和ARCGIS10.0,对于经济带内的经济空间差异进行分析发现:经济实力在全区平均水平之下的占多数,相似区域在空间上呈集聚趋势;按照经济实力得分,把各县市行政单元分为经济发达地区、经济中等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不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存在不均衡现象;经济实力在东南-西北方向呈现明显的倒“U”型,
运用因子分析、空间自相关和空间回归模型等方法,采用多项经济指标对连片特困区--秦巴山片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及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秦巴山片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相似的地区在空间集聚分布,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县域分布于片区的东部和北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县域则主要分布于片区的西部和南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县域在空间上呈现出集中连片的分布态势;合理的产业结构、较高的财政收入、较高的投资水平和高城镇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