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KA术后皮下留置引流与关节腔内留置引流的临床对比研究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d19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采用皮下留置引流和关节腔内留置引流两种不同闭合引流方式在术后出血量(显著失血量、潜在失血量、总失血量)、血流动力学改变等方面的不同疗效。材料与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7月间,我科收治的160例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患者,择期行单侧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手术均由同一主刀医师完成,术中随机分为2组(A组n=80,B组n=80)分别采用皮下留置引流(A组)和关节腔内留置引流(B组)两种不同的闭合引流方式。
其他文献
Objective:Approximately 1% of the worlds adult population is affected by joint pain and disability resulting from ankle osteoarthritis (OA). The ankle posttraumatic OA (ankle PTOA) accounts for 78% of
目的:探讨胸腰椎A1型骨折行经皮复位内固定治疗与手法复位支具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分析我院2012-2014年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62例,排除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及合并神经症状的患者。其中行经皮复位内固定手术患者32例,行保守治疗在浅度麻醉下手法复位后支具固定治疗患者30例。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分别对治疗后3月时两组患者ODI评分、术后Cobb角改善率、卧床时间、住院花费等进行统计比较。并统计
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PKP)后局部封闭治疗下腰痛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 对本科室2010年8月~2010年12月收治的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行椎体成形术患者(排除骨折或椎间盘导致的椎管狭窄患者及脊柱肿瘤患者,以及椎体缺血性坏死患者)术后出现下腰痛病例共计67例,随机分为A、B两组,其中A组36人,B组31人.所有患者术后复查X线片示椎体复位良好,骨水泥填充均匀且无明显渗漏
目的:探讨普通椎弓根螺钉钉道骨水泥灌注强化与中空骨水泥螺钉强化治疗腰椎疾病的临床安全性。方法:随访我院2010年-2012年住院患者行腰椎椎弓根螺钉骨水泥强化的患者共计58例,其中A组行钉道灌注骨水泥加普通椎弓根螺钉固定共31例患者,B组使用中空骨水泥螺钉注入强化共27例患者。两组患者疾病种类涉及腰椎骨折及腰椎退变性疾病,排除脊柱肿瘤及感染性疾病。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单钉道骨水泥注入量、术中水泥渗漏
目的 评价不同临床分期的腰椎间盘突出致马尾综合征患者的手术疗效。方法 收集我院完整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致马尾神经综合征病例36例。根据腰腿痛、鞍区感觉、排尿排便功能、性功能等对腰椎间盘突出所致马尾综合征患者进行分期,分为临床前期、早期、中期和后期4个类型,依据分期选择手术时机。临床前期和早期患者分为入院24小时内手术组和入院24小时后48小时内手术组。临床中期和后期患者均行急诊手术(24小时内),术后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及术后功能锻炼方法,并总结护理经验。方法:选择患者60例,其中男43例,女17例。通过术前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护理(膝关节肿胀:膝关节伸直抬高,膝下不能垫软枕,防止关节挛缩,膝关节处放冰袋6h防止关节内积液;引流管的护理;疼痛的护理:术后返回病房1h内开始评估,以后每4h评估1次或疼痛时随时测量,至术后72小时,根据情况给予止痛治疗;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患
目的:探讨艾盐烫熨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整体护理及辨证施护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有独特的优势,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但是以往艾盐烫熨疗法的研究通常用于治疗膝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并没有广泛推广应用[6-7]。本研究中艾盐包的主要药物成分有艾叶、当归、羌活、独活、红花等。艾叶具有散寒止痛,温经止血。当归具有补血,活血,用于肌肤麻木,风湿痹痛。羌活、独活有祛风除湿,通痹止痛,用于风寒湿痹,
目的:深入认识家兔肩关节局部解剖结构,探索构建家兔肩袖损伤模型简单且有效的方法,为临床研究肩袖损伤腱骨愈合提供良好的动物模型方法:取成年雄性新西兰家兔10只(由第二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平均体重为2.5kg),其中2只用于解剖研究,并尝试各种方法固定肩袖在大结节上的止点,最后确定肩袖损伤愈合的最佳造模方法为肱骨大结节平行双隧道固定法;剩余8只家兔采用该固定方法用于肩袖损伤愈合造模,并于造模手术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理念在高龄髋关节置换患者围术期的临床护理应用效果。方法 快速康复理念是运用经循证医学证实的各种有效手段最大程度地降低手术刺激所造成的机体应激反应,追求"以患者为中心",使患者在住院期间最大获益。它的实施是一个多学科协作的过程,不仅包括医生、麻醉师、康复师、护士,也需要患者及家属的积极参与。目前该理念已经逐渐被更多的人认识并运用于骨科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患者优化处置工作中。
目的:评估小切口股内侧肌入路在外翻膝TKA中效果以及其对术后康复进程、力线恢复的影响及相关并发症。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113例外翻膝TKA的患者。所有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均采用视觉疼痛评分(VAS评分)评估,股四头肌恢复情况以术后评估主动直腿抬高及爬楼能力的时效为主,临床效果分析采用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AKS评分),影像学随访评估平均20个月(10~25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