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城市污水厂污泥培养海洋微藻的可行性研究

来源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7095328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实现污水厂污泥的资源化利用,将研磨-离心法制备的污泥抽提液部分取代传统培养基培养海洋微藻。海水小球藻(Chlorella pacifica)在污泥抽提液与f/2培养基体积比为7:3的混合培养液中生长最快,其最适培养条件为:温度25℃,光照时间6 h,光照强度500 Lux,pH值为6.5。用于钝顶螺旋藻(Spimlina platensis)培养时,污泥抽提液与Zarrouk培养基最佳体积比为6:4,最适培养条件为:温度35℃,光照时间18h,光照强度3500 Lux,pH值为8.5。结果显示污泥取代传统培养基可大大提高微藻产量,降低培养成本,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某造纸厂废水处理采用收浆+调节池+超效浅层气浮工艺,出水不达标。在原有工艺的基础上增加接触氧化池,完善了物化处理+生化处理的最佳工艺流程。运行结果表明:用该工艺处理造纸
会议
应用液相微萃取(LPME)-反相液相色谱(RPLC)对环境水样中百菌清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进行了研究。对影响液相微萃取的各种条件进行了优化,其最佳参数如下:环己烷萃取剂6 L、单滴体
会议
本文采用微波加强非均相类Fenton试剂催化氧化工艺对高浓度活性艳红水溶液的降解进行初步研究,通过将Fe3+负载到Al2O3颗粒上形成的铁磁性物质对微波的吸收,利用微波特性,加快了
会议
采用不同孔径的微滤膜(1μm、0.45μm、0.22μm),不同截留分子量的超滤膜(MWCO为1.0×103,3.0×103,5.0×103、5000),以及不同型号的纳滤膜(NF90、NF270、采用界面聚合自制),将这
会议
西藏那曲地区索县赤多乡9村系高原牧区,于1997年9月19日──12月21日发生一起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该乡26户藏族牧民145人中共发病16例,死亡11例,发病率为11.03%,死亡率为7.59%,病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