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性文献的系统评价中的问题浅析

来源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循证医学专题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ziaip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质量的系统评价有赖于高质量的原创论文.我国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性文献的系统评价刚刚起步,数量有限,质量不高,不能指导临床实践.主要存在如下问题:缺少高质量的RCT文献、随机方法不明确、未采用分配隐匿、无对照或对照设立不恰当、盲法使用率低、组间基线不均衡、无病例排除标准和详细的纳入标准、无统一的诊断标准、未采用意向性分析、观察时间太短,缺乏长期生存质量的随访、样本含量偏少或组间样本含量相差过大、统计方法应用错误、P值解释错误、统计分析不进行可信区间估计、未报告不良反应、未详细说明干预措施、未介绍患者依从性情况、大多研究仅发表于我国中文学术期刊、大多没有提到安慰剂的感官指标、研究报告不合格、替代指标代替结局指标和存在发表性偏倚. 究其原因,因素如下:1、中医临床研究有一定的特殊性,以汤剂为主的治疗难以实现双盲;一方到底的单方研究难以符合辨证论治精神2、缺乏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标准和方案3、缺乏客观统一的疗效标准4、各种因素导致发表性偏倚:编辑偏倚、作者偏倚、研究资金来源偏倚、一稿多投或多中心研究的参研单位、阳性研究与阴性研究被引用频率差别过高、临床试验类型均导致;此外还有语言偏倚、筛选偏倚等. 为提高系统评价质量,特提出以下建议:1、提高研究方法学:尽量选择高质量的随机对照研究、详细报告随机分配序列的产生和随机方案的隐藏、应用盲法、干预措施及对照组治疗措施应合理、标准、稳定、诊断、纳入及排除标准明确、进行样本含量估算、详细描述病例退出数量和原因、长期随访、报告药物的不良反应、收集未发表的研究或有阴性结果的研究等2、建立科学的中医证型信息库3、建立切实可行的中医疗效评价体系4、更广泛地开展科研人员循证医学的培训工作5、广泛开展国际合作,提高中草药临床研究的质量6、把好编辑关,提高审稿标准.
其他文献
临床型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不能仅限于临床能力的培养、导师经验的总结和临床综述的写作,而应立足于运用循证医学的思维方法培养科学的科研意识、科研方法.本文主要从科研选
会议
21世纪生命科学的迅猛发展为中医学走向世界提供了发展机遇和挑战.中医药现代化,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中医药学必须依赖方法学的突破和思路的创新,重视并规范应用以国际评估
会议
目的 了解宜宾地区成年人群重性抑郁障碍的患病率及分布特点.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宜宾地区≥18岁人群12 000人.用扩展的一般健康问卷(GHQ-12)筛查,将调查对
在长期的医疗实践过程中,中医学逐渐形成了一整套探索和认识人体生命活动、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和防病治病、保健养生的方法,对保障我国人民的健康和中华民族的繁衍发挥着重要的
会议
目的探讨血清高尔基体蛋白73(GP73)和甲胎蛋白(AFP)检测在HBsAg阳性原发性肝癌诊断及联合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和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技术对29例慢性乙型肝炎、28例乙
本文报告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病史摘要: 患者,女性,45岁,因"浮肿、蛋白尿4月,发热、气急1周"于2005.7.22日而收住入院.患者4月前因颜面下肢浮肿、蛋白
会议
目的 分析重庆市南岸区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的分布现状,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规定的方法 和要求进行.根据地理位置和经济条件两特征分层抽样到乡镇、街道,再随机
目的了解浙江省衢州市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人的感染、食品污染以及动物和媒介昆虫带菌情况。方法在流行季节采集腹泻患者、动物粪便以及各类食品、苍蝇等样本,MEC肉汤
循证医学是结合医生的个人专业技能和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愿望,对患者作出医疗决策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临床学科.临床医生在医疗行为中要做到用最佳证据指导临床决策,达到最佳疗
会议
目的用流式细胞仪研究As2O3及NaAsO2诱导EBL7404细胞及HeLa细胞分化。方法采用0.25μmol/L的As2O3及NaAsO2同EBL7404细胞及HeLa细胞共同作用7 d后,用CD44作为宫颈及肝癌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