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联合盆底生物反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疼痛症状的疗效(附56例报告)

来源 :CUA2015全国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专题会议(10th)暨2015年广东省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w8975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药物盆底生物反馈治疗和单一盆底生物反馈治疗前列腺炎疼痛症状的疗效.方法 慢性前列腺炎NIH-CPSI疼痛评分≥14分的患者56例,年龄17 ~ 48岁,平均(29.2±3.8)岁,病程3.5~180个月,平均(8.0±1.2)个月,随机分为治疗组(药物联合盆底生物反馈治疗组)和对照组(单一盆底生物反馈治疗组),每组28例.联合治疗为盆底生物反馈治疗仪每日1次,30mir/次,共10次,加每晚睡前服用多沙唑嗪控释片4mg,前列安栓肛塞1枚,共2周;对照组仅盆底生物反馈治疗仪进行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NIH-CPSI评分,比较两种治疗的疗效.结果 治疗前、后NIH-CPSI总评分在治疗组为(23.9±3.8)分和(5.2±3.1)分(P<0.01),在对照组为(24.5±4.3)分和(11.6±3.4)分(P<0.01);治疗前、后NIH-CPSI疼痛症状评分两组分别为(16.5±1.9)分和(3.1±2.2)分(P<0.001),(15.9±1.7)分和(8.2±2.0)分(P<0.01),且治疗组治疗前、后NIH-CPSI总分和疼痛评分改善均更为显著(P<0.01).治疗组中初发患者比采用过其他方法治疗的患者疼痛症状评分改善更显著(P<0.01).两组患者均未报告不良事件.结论 药物联合盆底生物反馈治疗和单一盆底生物反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疼痛症状疗效满意,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联合治疗疗效优于单一局部热疗,且初发患者疗效更为显著.
其他文献
  目的 比较不同疗程治疗支原体性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 自2006年11月到2014年11月,将确诊为支原体性慢性前列腺炎的265名患者随机分为四组,以培养药敏敏感的抗菌素为主
会议
  目的 探讨局限性及局部进展性前列腺癌进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对前列腺癌根治术临床疗效的影响及其疗程选择.资料及方法通过检索公开发表的2015年3月以前pubmed,Cochrane L
会议
  目的 探讨开放性耻骨后前列腺癌根治术(RRP)与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LRP)在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的手术疗效、围手术期和远期并发症、远期疗效及生存率的差异. 方法 对2008
会议
  目的 传统的临床评估并不能准确预测惰性前列腺癌,本研究旨在探索准确可靠的惰性癌预测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04到2007年间于我院接受前列腺根治术的247例前列腺癌患
会议
  目的 探讨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联合高效单体银前列腺抗菌凝胶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Ⅲ型前列腺炎患者296例,采用临床对照随机分为Ⅰ、Ⅱ、Ⅲ组.Ⅰ组(
会议
  目的 比较传统包皮环切术、一次性包皮吻合器和一次性包皮套扎环治疗包皮过长或包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传统的包皮环切(A组)(n=65)、一次性包皮吻合器(B
会议
  目的 探讨早泄患者合并包皮过长治疗方法.方法 52例早泄合并包皮过长患者,其中32例行包皮环切术治疗(手术组),20例采用常规方法(心理行为疗法、局麻药涂药、药物治疗)治
  目的 探讨原发性早泄患者血清叶酸水平变化的相关性,并分析其影响早泄的可能机制.方法 随机收集原发性早泄患者32例为研究组,正常男性23例为对照组.记录两组研究对象的年
会议
  目的 提高对精囊脓肿的诊治水平,减少误诊. 方法 回顾患者的临床资料.男,68岁,排尿排便困难1年入院.直肠指诊前列腺上方触痛及饱满波动感包块.超声检查示膀胱与直肠之间
会议
  目的 探讨医源性输精管损伤致无精子症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 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就诊的腹股沟区手术导致无精子症患者11例.年龄23-37岁,平均27岁,其中9例为双侧腹股沟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