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水汽匮乏是造成2006年川渝大旱的罪魁祸首

来源 :2006天灾预测总结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_sara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夏天媒体关注最多的恐怕就是川渝百年大旱了,"四川盆地东部以及重庆"这个词不知出现了多少次. 本文介绍关于这场特大干旱的成因,气象部门是这样解释的:今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势力范围和往年相比明显更加靠西,而且来了就不走,牢牢地控制着这两个地区,而它的西边则是来自大陆的大陆高压,这两个高压紧紧的挤在一起,北方的冷空气就很难钻进来.另外,往年可以带来暖湿气流的夏季风,今年在华南地区长时间滞留之后,又直接跳过了长江,跑到了黄淮地区,因此四川、重庆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夏季风带着水汽远走北方.冷空气和暖空气不相遇,形不成锋面,就产生不了降水.同时整个来看,今年的南海季风是偏弱的,并且这个偏南季风带的水汽是偏少的,这些就造成了一个是动力条件不足,一个是水汽条件不足,形成了四川和重庆非常极端的这种干旱事件。
其他文献
今年(2006年)5月广东降雨特点:强降雨频繁,强度大,范围广.进入5月以来,广东省先后出现四次强降雨;第一次,5月上旬("五一"黄金周)受强西南季风影响,广东入汛后首次出现强降雨;
会议
目的:研究长期高脂饮食对小鼠糖代谢、抑郁样行为影响和大脑内的proBDNF、mature BDNF和p75NTR表达变化。方法:选取16只8周龄C57BL/6小鼠,随机分为高脂饮食组和标准饮食组,每组
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如何采用全方位的、动态的、立体的指标对中国2007、2008年进行了旱涝灾害展望,从而提出5种方法和预测模型.分析表明:2007年我国以旱为主,2008年旱灾次之,
相传有一埃及考古家与一巴比仑考古家论辩两国古代文明。埃及考古家曰。吾於埃及故宫之处。掘地得铜线一条。想此铜线。必为古时电话电报之遗迹。虽尔时电话电报。与今世所用
本文通过分析2007年的水文和天气形势,认为2007年是巨洪高发多发期,长江流域及全国类似1998年巨洪。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是探讨事物发展变化规律的学说,其中蕴含着辩证思维、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科技思维以及多元互补和谐共处,是天人合一的宇宙整体观.对中华
会议
目的:探讨滥用一氧化二氮(Nn 2O)致精神症状患者的神经心理和局部脑血流(regional cerebral blood flow,rCBF)特点。n 方法:纳入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在中日友好医院
我国的水文年从上一年10月~当年9月,其中南方(长江及其以南地区)从上一年10月~当年4月为枯季、当年5月~9月为汛期;北方(淮河及其以北地区)从上一年10月~当年5月为枯季、当年6月~9
水有源,树有根.世界上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的水汽都可以给我国带来降水,其中太平洋和印度洋是我国最主要的水汽源地.我国是典型的季风气候国家,印度洋季
三十年来,在预报各类自然灾害的过程中,通过对国内、外所发生的恶性事故的相关数据分析,从中得出各类巨灾与事故的发生是有规律,有节奏的.因此结合特大事故和巨灾的形成,均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