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为载体,促进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

来源 :第八届全国高等院校制冷、暖通空调学科发展与教学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ris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素质教育的推进及社会对大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要求的提高,如何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以及如何培养出具有高水平和有一定创新与实践能力的人才成为各高校和教育主管部门一直在研究和探讨的课题."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是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全国大学生竞赛,是促进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提高的一个良好的平台.通过分析几年来指导大学生参加节能减排竞赛的经验,提出了以竞赛为载体的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思路及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静息状态下人视觉区默认模式网络(default mode network,DMN)及其空间特征.方法:12例健康男性被试,年龄(29.8土6.4)岁.在GE Signa l.5T磁共振成像系统上采集被试静息状态下的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数据.定义初级和次级视觉区(BA17、18区)为感兴趣区,采用功能连接MR
目的:由于实际场景中存在多种复杂环境,比如目标遮挡,本文选出混合高斯模型作为目标检测算法,提出一种基于弱特征的遮挡解决在视频浓缩中的应用.方法:选出的混合高斯模型来分割前景与背景,利用当前帧、更新背景帧、二值化前景帧进行邻域光照不变性阴影消除、Gauss噪声消除、膨胀腐蚀形态学空洞消除,通过以上处理得到较为干净的前景,同时借助canny算子扣取轮廓.在目标跟踪阶段,重点介绍基于位置和颜色特征进行关
我国现代城市设计的研究与实践,经历了从欧美发达国家引介、吸收、实践、再创作的过程。伴随着30年快速城镇化进程,城市设计对我国城镇化进程发挥着微妙而强大的作用。尤其在近10年里大量的设计实践作品都带有与“社会发展、土地管理和资源分配”等显著相关的城市规划的属性。以北上广深为代表的我国特大城市已经成为全球城市设计实践新理念、新技术的“试验场与集聚地”,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景观设计一起,潜移默
经过多年的村庄规划和实践效果,和对近十年中央一号涉农文件、省千万工程相关文件的分析解读,可以明确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实质上是一种“精明式”的用地收缩型规划,重点在“精明”,带来的是“精致”“美化”的景观效果。“精明收缩”主要通过以下三点实现:美丽乡村规划是一种实施型规划,注重实施效果,在3~5年内实现近期行动计划目标。投资渠道、土地管理、实施主体、实施程序等都是实施途径中的重点。由于村民自治的村组织特
在能源和资源日趋紧张的状况下,如何利用自然之力,构建为城市做功的生态基础设施系统。是低碳社区持久性发展的议题。本案以陈家镇为例,基于城市地表径流的生态管控,对城市雨水排放、基础设施优化、绿色与科学的城市洪涝应对做了探讨。但理念的实现不仅需要规划生态引导,更需要实践操作的执行。降低由雨水引起的城市与环境代价,使用雨水控制利用技术,构建高效的管理体系将是未来低碳新城发展的重大课题,需要跨学科共同研究探
本课题的主要技术思路是在可计算化的三维信息模型基础上,综合利用气象数据和外部环境数据.进行规划微环境生态模拟与评估,以此实现规划设计方案的空间设计优化。基于目前生态模拟软件的不足,本文对影响建筑形态调整的环境因子进行重点分析,实现生态技术与气象数据的对接。最终量化节能指标,以此实现生态模拟软件的综合,切实优化方案的空间设计。希望对生态模拟在城乡规划领域类似的研究与生态技术的应用有所裨益。
介绍了在"传热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开展"因材施教"的方法、效果和体会,阐明了"因材施教"的理论依据,提出了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实施“因材施教”,对教师来说,关键在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学校来说,关键是充分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因为实施“因材施教”毫无疑问会大大地增加教师的工作量。
通过"课堂引导"、"网络资源引导"、"逛商场引导"、"文献阅读引导"等多方式、多途径的模式进行专业的了解和体会,使学生有效利用课堂内外的时间有效地进行专业学习和体会,达到了解专业、认识专业、喜欢并规划专业的目的,完成课程任务,达到教学效果.
高校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高校服务于社会的功能定位和国家对高校教育的发展要求,从培养人才的角度出发,不断更新教学模式,与时俱进地进行教学实践的改革,才能促进"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不断向前发展,培养出符合当代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专业人才.本文在工程教育认证制度的背景下对"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传统教学模式提出若干条改革策略,改变以往只注重学生科学文化教育而轻视思政教育方式的教育模式弊端,向不
分析了"空气调节工程"课程对于"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尤其是制冷方向学生培养的重要性,认为"空气调节工程"课程内容的教学有利于完善制冷方向学生的知识结构和适应制冷空调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针对"课时计划少、教学任务重"的现状,从教材选用、课堂教学内容组织等方面讨论了提高教学效果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