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电生理在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

来源 :第三届(2017年)中国安全药理学学术年会暨第六届安全药理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cy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药物神经毒性已越来越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临床不良反应率增加.药物神经毒性作用是药物与神经系统或其他脏器组织相互作用的结果,根据毒性作用发生在神经组织的部位不同,药物对神经系统毒性作用类型分为神经元损害、轴索损害、髓鞘损害、影响神经递质功能等四种类型,表现为对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损害,毒性严重者可致死亡.引起神经毒性的常见药物包括神经疾病治疗药物、抗肿瘤药物、麻醉药物、抗生素等.如何在非临床阶段科学、合理地研究、评价药物神经毒性(如癫痫、抽搐、睡眠障碍),目前存在较大的技术难点与实践经验。当前神经功能/神经毒性的评价主要依赖于FOB试验、神经组织病理学等,但缺乏灵敏性、针对性与科学性。需要建立更科学、灵敏、可转化的研究技术体系,以全面研究药物神经毒性,从而更好地防控新药在临床研究期间出现的潜在神经不良反应。神经电生理(EEG)是当前神经功能研究较好的技术方法,具有良好的临床转化一致性。EEG是脑功能状态直接的反映,任何直接或间接原因引起脑部特别是大脑皮层功能和结构方面的改变,均可导致脑波异常。本报告介绍当前药物神经毒性的状况、EEG在不同种属动物的应用、脑电双频指数(BIS)在药物安全性研究评价中的应用等,旨在倡导EEG技术在非临床安全性研究实践中的应用。
其他文献
Doctor U是一个临床思维训练平台,通过建立各种疑难病症病例形成一个庞大的病例库.学生不用到医院即可在线学习各种平时无法碰到的病种.平台主打30分钟学习概念,充分调动学生
文章阐述了模拟教学简介,湘雅医院模拟教学体系介绍,模拟教学在内科学、诊断学的应用,基本技能课程,综合技能课程等方面内容。
现有肝细胞体外模型中,肝细胞系和传统的原代肝细胞培养最为常用.但无法用它们来研究肝脏转运体功能.因原代肝细胞从体内分离后,药物转运体在肝细胞膜上分布去极化,造成常规
会议
文章提出应出版全国通用的、规范的《诊断学》英文版教材,培训、鼓励能够进行诊断学双语教学的师资,建立诊断学双语教学的SP库,研发诊断学双语教学的辅助教学设备,独立设置诊断学
减少症状学和问诊教学,对最低限度的问诊查体要求不清楚重点是心肺腹检查,忽略全身系统检查、头颈、脊柱四肢、神经系统,缺乏肛门直肠男、女生殖器检查使用器械检查意识淡漠,
文章阐述了教学成果转化的初探,教材成果转化的经验,教学成果转化的教训,指出前期准备要有前瞻性;成果的确有转化的意义;团队要齐心协力;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合适的合作伙伴。
会议
目的:通过在巴马小型猪的毒理试验中增加中枢神经系统的安全药理学评价,综合评估临床前毒理和安全药理参数,为进一步的安全药理学中枢神经系统试验参数的选择提供参考. 方
ICH于2005年就指定了S7A和S7B指导原则,明确建议使用清醒的自由活动的动物和遥测技术做安全药理实验.我国CFDA于2014年5月13日颁布了安全药理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近年来有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