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甲型流行性感冒15例诊治分析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a1b1b1ccdd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2013年春季流感期重症甲型流行性感冒的诊治特点.方法:采用卫生部(2011年版)重症甲流诊断标准为入选标准,对2013年1月-2013年5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童医院院区PICU收治15例重症甲型流行性感冒病例的临床表现、X-光胸片、电子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其取出物的病理结果、救治经过和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为男性;年龄2岁3个月~11岁;4例为女性,年龄1个月~5岁;3例有基础疾病,其中2例为肾病综合征,1例为先天性心脏病;所有患儿均有发热、咳嗽和气促,诊断均为重症甲型流行性感冒合并支气管肺炎、呼吸衰竭,10例分型为H1N1亚型,另外5例确诊甲流患儿采用H1N1试剂盒未能分型,无1例H7N9亚型.并发症:肺不张8例,气胸4例,纵隔气肿3例,胸腔积液4例,肺出血1例;治疗方法12例接受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治疗,1例接受无创通气治疗,2例患儿未接受辅助通气,通过多次气道雾化、吸痰和面罩吸氧。10例患儿使用电子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均发现气管、支气管内膜明显充血水肿,其中5例发现树枝样或冻胶样支气管塑型,占同期重症甲流患儿33.3%(5/15),病理检查1例为纤维素性渗出物,伴有大量中性粒细胞、嗜酸粒细胞浸润,4例为纤维素性渗出物伴坏死物改变,伴有中性粒细胞浸润;4例患儿经过吸除支气管管型后,病情得到明显改善。死亡3例,占本组重症甲流患儿20%(3/15),其中1例为入院时出现肺出血、肾衰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后放弃治疗,1例合并肾病综合征患儿,1例为合并先心并入院后行先心矫治手术患儿。结论:2013年春季流感期重症甲型流行性感冒起病急,进展快,合并基础疾病死亡率高。临床上进行性呼吸困难,喘憋症状明显或Ⅱ型呼吸衰竭,伴有肺不张、非对称性实变或肺气肿时.应考虑是否合并塑型性支气管炎,尽早进行纤支镜检查,以明确诊断和及时治疗。
其他文献
目的:评估应用电阻抗法的无创心输出量监测仪在儿童中的应用.方法:选择不同疾病状态下的患儿共30例,分别采用超声心动及生物电阻抗技术进行心排量测定心排量(CO)、每搏输出量(SV).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方法对两组数据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超声法测得的SV平均42.87±20.70ml,CO平均为3.68±1.44L/min,NICOM法测得的SV为39.73±20.73ml,CO平均为3.5
目的:探讨儿童骨科急诊流程的建立及评价流程管理在患儿救治时间、护士遗漏工作、医生护士应用急诊救治流程的效果及多学科合作在救治流程中的作用.方法:建立骨科创伤急诊创伤救治流程图,请ICU、医务科、护理部进行急救培训,开展医生、护士之间培训,制作急诊创伤救治手册,将救治流程应用于临床救治.选取来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60名患者,其中80名是建立急诊救治流程前的患儿为对照组,80名患儿为建立急诊救治流程之
目的:探讨基于临床分级的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分级特点及不同危险等级冠状动脉病变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2000年1月至2011年6月住院且病史资料完整的1253例KD患儿,依据《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处理建议》提出的冠状动脉病变临床分级方法,分析冠状动脉病变临床分级及病变部位特点,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不同临床分级冠状动脉病变的危险
目的:选取心脏发育中重要的核心转录因子-TBX5作为关注的效应基因,旨在鉴定与其3UTR序列结合并调控TBX5表达的miRNAs,以及检测候选miRNAs在先天性心脏病(CHD)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方法:根据生物信息学的预测结果,选取TargetScan、Pictar、miRanda和DIANA等软件共同提示与TBX53UTR结合的20个miRNAs进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在获得候选miRNAs后
目的:探讨婴儿重症动脉导管未闭的的介入时机、介入方式与围术期处理.方法:限期予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施行急诊介入治疗,介入方法遵循经典途径,术中予肺高压检测、血压检测及保护.中-重度肺高压患儿,术后予前列地尔治疗.结果:本组婴儿患儿共132例,其中婴儿重症共89例,96.6%即刻封堵成功,全部患儿术后第一天肺部罗音明显减少,其中68例患儿于术后第三天肺罗音消失,19例于术后第4天消失、12例在术
目的:检测儿童中TGFBR2基因多态性(rs1495592)的分布情况,并探讨其与川崎病及冠状动脉损伤的相关性.方法:川崎病患儿35例,14例并发冠脉损害,25例正常同年龄对照.应用基因测序技术对其TGFBR2基因多态性(rs1495592)进行研究.结合测序结果分析此多态性与川崎病及冠状动脉损伤相关性.结果:病例组中基因分布为:CC 45.7% CT+TT 54.3%;对照组中基因分布为:CC
目的:探讨硫化氢(H2S)在小鼠柯萨奇病毒B3(CVB3)心肌炎中对血红素加氧酶-1/一氧化碳通路的调节作用.方法:实验选取70只清洁级近交系4-6周龄雄性Balb/c小鼠,随机将小鼠分成四组:心肌炎阴性对照组(N组,10只),心肌炎对照组(C组,20只)、炔丙基甘氨酸组(PAG,P组)和硫氢化钠组(NaHS,S组)各20只.实验观察至病毒接种后第10天各组随机取10只小鼠,记录小鼠心脏及体重重量
会议
本文为探索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儿童血清25(OH)D水平与免疫功能的关系,将2011年3月至2012年12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救治的346例1月-16岁CAP儿童纳入研究,于住院当日或次日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25(OH)D水平,流式细胞法测定血清Th1、Th2、CD3、CD4、CD8、CD4/CD8、CD19、CD 16/56及HLA-DR水平,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IgG、IgA
目的:探讨痰热清注射液(TRQ)对小鼠内毒素(Lipopolysccharide,LPS)性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l)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健康清洁的ICR小鼠3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以下三组(每组10只);1.生理盐水(Normal saline,NS)组,2.LPS致急性肺损伤组(ALI组),3.LPS+TRQ治疗组(TRQ组).ALl组和TRQ组以气管内滴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