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增雨作业效果评估系统研究

来源 :第十五届全国云降水与人工影响天气科学会议暨中国人工影响天气事业50周年纪念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jlx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火箭人工增雨是目前人工影响天气中开展最广泛的重要工作之一,是各级政府抗旱减灾、开发空中水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之一。增雨效果评估是这项工作中的重要一环,由于云和降水自然变率大,评估对象具有不确定性,不同的时空条件下各种因子相互制约,复杂多变,用各种方法评估出来的增雨量其可信度仍是有一定差异的,因此进行科学严谨的效果检验,在国内外仍然是一个难题。但是尽管如此,增雨效果在实际工作中也是必须要给出的一个答案,特别是实施作业的县气象局,气象资料内容少且获取较难,为其制作一个简易可行的评估平台尤为迫切。本文介绍了火箭增雨作业效果评估系统,阐述了关于评估方法的几点说明。
其他文献
根据新疆五家渠市2005年6月26、6月29日的新一代天气雷达资料、防雹作业实况资料,从防雹作业前后垂直最大回波强度、回波顶高、垂直积分液态含水量、雹云内部气流场、垂直结构的变化以及地面降水实况等方面进行了检验分析.结果表明:(1)人雨弹中的AgI可在爆炸点附近快速向四周散播,并与周围的冻滴快速碰并而减小冻滴的平均质量和直径,从而抑制雹云的发展.(2)作业后系统内部在3.2~4.Okm高度上流场受
本文通过比较不同样本容量下的"假效果"分布状况来研究有限样本容量对增雨效果显著性检验的影响.分析表明,采用复随机化方法进行效果检验,有限的样本容量往往对显著性检验的结果产生一定影响.对于区域历史回归试验和双比分析两种统计方案,实际增雨效果的显著性水平往往要比我们在有限的样本容量下采用复随机化方法得到的结果更高;对于序列试验,样本容量对显著性水平的影响具有随机性.
2008年8月15日,在玉溪市发生了一次强对流过程,历时2h 30min.作业前回波(爬)绕山脊后合并增强,强中心回波达到58.2dBz,超过降雹指标;作业后,回波发生衰弱分裂.监测表明,这次过程没有出现冰雹灾情.本文利用雷达资料进行了分析,由于及时指挥作业点进行有效作业,减少了雹灾造成的损失,是一个成功的防雹个例.
本文利用雨滴谱资料对一次火箭消雨作业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火箭消雨作业后作业地区的降水的雨滴谱宽度明显变窄,空间浓度明显降低.针对奥运会开幕式的气象保障,2006年7月12日北京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进行了消雨实验.实验主要运用火箭进行过量播撒,达到消雨目的.
人工增雨的效果检验是人工增雨作业中不可回避的重要环节之一,在整个作业项目中占有重要地位。2006年北京市人工增雨作业效果评估总结报告使用的是以候降水量统计量的区域回归方法,专家指出由于人工增雨作业物理过程时效性的限制,统计量的选取应该适当调整,专家建议选用4h和6h累积降水量为统计量进行效果评估。本文拟选取了北京市房山、门头沟、霞云岭、斋堂四个气象站所涵盖的区域为对比区,延庆、佛爷顶、汤河口、怀柔
利用古田水库1960-2007年的雨量资料和入库流量资料,采用非随机化试验方案,根据水库流域面雨量、入库流量和径流系数的变化开展"蓄水型"人工增雨效果检验方法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水库流域开展科学的"蓄水型"人工增雨,使1350 km.水库流域面雨量增加18.87%,绝对增加22.4 mm,总降水量增加3024万m3,径流系数提高9.31%,入库流量增加29.95%,绝对增加5.17 m3/s,
干旱是桐庐县发生最频繁的自然灾害,同时也是危害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为防御和减轻干旱灾害,提高防灾减灾水平和能力,桐庐县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于2006年9月4日和2007年8月4日分别开展了火箭人工增雨作业。本文通过对这两次人工增雨作业的对比研究,初步分析总结适宜桐庐县人工增雨作业的天气形势、作业时机、效果评估方法等,有利于进一步科学高效地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并加以推广。
选取北京地区两次不同性质降水过程,分别对仅用气候站和并入自动气象站/雨量站的雨量资料,应用算术平均法和泰森多边形法对固定目标区进行面雨量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泰森多边形法在不同性质降水过程面雨量计算中都表现出了一定优越性;并入自动气象站/雨量站的面雨量结果较仅用气候站更具代表性.在人工增雨效果评估中,可以尝试对由气候站计算的面雨量统计订正的办法,来较精确地获得历史期目标区(包括控制区)面雨量实际值,
对流云降水分布的时空不均匀性,导致对流云增雨潜力和效果评估是人工增雨研究工作的难题之一。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效果评估方法主要有随机化播云和非随机化播云,随机化播云是较科学和可靠的检验播云效果的方法,但随机化试验周期长,需要大量的样本,并要求放弃一半的作业机会,因此主要用于研究工作中。划定对比区和作业区的非随机化播云方法对业务工作来说,是一种花费少、易获取播云效果信息的方法,可用于效果评估业务中。C
风洞数据采集系统是直路式等速负压多级稀释气溶胶动态检测风洞的重要测量设备.它在风洞模拟飞机飞行条件下的催化剂焰条燃烧检测试验中,将皮托管测量的动静压差模拟信号进行温度、湿度和马赫数等相应的订正处理后,提供风洞运行时的风速、温度和相对湿度等关键数据的采集、存储和实时显示.并将这些数据转换成数字信号,经RS232传送到其他计算机进行二次应用.风洞数据采集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设计,采用了高性能单片机和工业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