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分自然与人为过程对陆地碳库影响的方法及应用--以渭河流域为例

来源 :第十一届全国第四纪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x08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8千年来大气CO2浓度异常增加究竟是"自然过程"还是"人为因素"驱动的结果,一直在学术界存在争议,因此准确区分全新世自然植被演化和人类土地利用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影响是解决该争议的关键之一.由于实测记录的缺乏,模型方法是重建上述过程的有效途径.一方面新发展的古土地利用时空分布模型PLUM可基于古人类活动直接证据-考古遗址的属性、分布与区域环境要素的关系来实现古人类活动强度定量化重建,另一方面基于点位孢粉数据、生物群区化方法和空间插值技术可定量化获得区域自然植被时空演化过程,以上述土地覆盖结果为输入,结合能反演古碳循环过程的PCM模型,使区分自然和人为过程对陆地碳库的影响研究成为可能.渭河流域位于黄河中游地区,是我国旱作农业起源与发展中心,是研究古土地利用的代表性流域.在系统收集渭河流域考古与孢粉数据的基础上,利用上述方法,本研究分别估算了自然植被演化和人类土地利用过程对流域陆地碳库的影响.结果显示8-4 ka B.P.期间流域自然植被主要为森林草原,其中人类土地利用面积约占7%,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地表景观,自然和人为过程分别导致了~0.76 Pg C和~0.40 Pg C陆地碳排放,说明自然过程仍占主导,该结果并不支持人类活动是8000年前CO2回返的主导因素.随着将该方法推广应用到更大区域乃至全球尺度上,将为我们准确评价早期人类活动在全球变化中发挥的作用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Ionic liquids usually behave as fragile liquids, and the temperature dependence of their dynamic properties obeys supper-Arrhenius law. In this work, a dynamic
全省生产救灾与农林水利工作,根据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决议,以贯彻生产救灾作为当前首要任务,农业生产的中心任务是增产粮食及扩大植棉面积,有步骤有计划地兴修水利加强河
  自工业革命以来,大气CO2含量增加了25%,其产生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温升高,海平面上升,对人类生产和发展产生的威胁,减少大气CO2含量成为全人类的共同问题。碳酸盐岩是地球上的
  近年来有许多研究利用沉积物中生物标志物的氢同位素,对古降水进行示踪,但其机理不是很清楚,因此需要对现代过程进行研究。长江水主要来源于流域内大气降水、上游青藏高原的
会议
  湖泊沉积物是硫的重要"源"和"汇",沉积物硫的形态转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生物地球化学意义.湖泊沉积物硫通常来源于含硫岩石的风化、化石燃料燃烧以及合硫废水排放.一旦进入
会议
  利用气相色谱仪(GC)、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气相色谱-燃烧-同位素比质谱仪(GC-C-IRMS)、气相色谱-热转换-同位素比质谱仪(GC-TC-IRMS)分析了采自湖南省城步苗族
Parity-time(PT)symmetry/anti-parity-time(APT)symmetry in non-Hermitian systems reveal profound physics and spawn intriguing effects.Recently,it has been introdu
  河流的水化学特征反映了流域地表风化和剥蚀作用的强弱,通过对河水的化学组成分析和通量估算可以获得有关流域岩石风化信息.在小于万年的短时间尺度内,流域的岩石化学风
会议
  全球变化科学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是如何平衡大气CO2收支。至今仍存在每年十亿吨级的陆地碳汇不知去向,即所谓的"遗失碳汇"问题。这些不明碳汇的位置、量级、变化和形成机制
会议
Nanowires have recently attracted more attention because of their low-dimensional structure, tunable optical and electrical properties for next-generation nan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