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轻质骨材混凝土耐久性质之研究

来源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2006混凝土工程耐久性研究和应用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tjb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以台湾水库淤泥经造粒、高温烧结制成轻质骨材,使用两种不同比重(0.8、1.1)轻质骨材以致密配比法拌制高性能轻质混凝土,分别设计不同胶比(0.28、0.32、0.40)及不同拌和水量(140、150、160 kg/m3)之高性能轻质混凝土配比,另外配制二组传统ACI配比总计14组配比,进行轻质混凝土新拌、硬固及耐久性质等试验之量测.全轻质混凝土硬固性质有早强趋势,在早龄期即可达80%~90%之抗压强度.轻质混凝土28 d龄期抗压强最高可达49 Mpa;而ACI传统配比轻质混凝土28 d抗压强度,亦可达36 Mpa以上,显示致密配比轻质混凝土具有良好硬固性质.轻质混凝土56 d龄期之表面电阻大于20 KΩ-cm与90d龄期氯离子电渗可小于1 000C,不但符合高性能混凝土所要求之高流动性、高强度,而且更具有耐久性能.相较于传统ACI混凝土56 d龄期表面电阻12 KΩ-cm,具有优良的抗蚀性,有利于提升混凝土之耐久性.验证结果显示,水库淤泥烧结轻质粒料,可依工程需求设计不同的配比,拌制高性能轻质混凝土,并拥有较佳工程性质及耐久性.
其他文献
氯离子临界浓度是研究氯盐环境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一个重要参数.通过对烟威路沿线海洋环境中桥梁氯离子浓度、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锈蚀电位、电阻率等与结构耐久性相关的技术指标的检测,确定了该沿线环境下钢筋混凝土桥涵在大气区、浪溅区和水位变动区混凝土中诱发钢筋腐蚀的氯离子临界浓度,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利用钢筋表面氯离子浓度检测值预测结构抗氯离子侵蚀耐久寿命方法.
本文针对硫铝酸盐水泥混凝土坍落度损失大、凝结时间不易控制以及浆体不均匀等问题,通过净浆、砂浆试验找出了缓凝剂、减水剂和复合掺和料的合适掺量;并在坍落度要求相同的范围内比较了以上各外加剂对硫铝酸盐水泥混凝土的28 d强度、氯离子扩散系数和孔隙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掺量缓凝剂可以有效地控制混凝土坍落度损失、改善施工性能,并可适当提高混凝土强度;各外加剂对硫铝酸盐水泥混凝土的孔径分布有一定的影响,但是
通过对工程拟用骨料碱活性的检测以及抑制措施的试验研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混凝土碱含量限值、粉煤灰与硅粉复合双掺抑制措施,通过优化试验,提出了C30喷射混凝土配合比,制订了潮喷施工技术要求,并在工程中成功应用,取得了良好经济技术效益.
氯化物诱导腐蚀是造成海洋环境混凝土劣化的主要原因之一.要想保持海洋环境建设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整个服务期内免遭腐蚀是极其困难的.阴极防护是一项用来预防新建钢筋混凝土结构腐蚀的技术.本文将重点介绍阴极防护原理并提供一个已运行10年的阴极防护系统的案例研究,该案例是关于安装在世界闻名的悉尼歌剧院的基础上的阴极防护系统.此外,本文还将介绍安装在中国杭州湾跨海大桥南北主塔上的阴极防护系统.
采用化学分析方法,测定了高强混凝土(HSC)和高性能混凝土(HPC)在3种氯盐环境中的自由氯离子分布规律.根据Fick第二扩散定律和相关公式计算了混凝土中氯离子扩散的劣化效应系数(K).结果表明:在除冰盐环境下,不掺掺和料的HSC存在劣化现象;掺加粉煤灰(FA)的HPC不存在劣化现象;掺加硅灰(SF)能减小混凝土的劣化程度,掺量为5%时效果最佳;双掺硅灰和粉煤灰(SF+FA)的HPC不存在劣化现象
采用压汞法测试掺0~40%珍珠岩掺和料水泥石的微孔结构参数,分析珍珠岩掺和料对水泥石孔结构参数孔隙率、中值孔径、孔表面积和孔级配的影响,得到结论:随着养护龄期延长和二次水化反应的进行,珍珠岩掺和料对水泥石起到了降低孔隙率、减小孔径和孔表面积的作用,可改善和优化后期水泥石的孔结构,使这些微孔从早期的少害孔(孔径20~50 nm)细化为后期的无害孔(孔径<20 nm),甚至消失.这有助于提高水泥基材料
针对目前许多施工单位对现浇混凝土结构的养护特别是早期保湿养护没有给予足够重视的现状,本文论述了混凝土养护(主要是保湿养护)对混凝土抗裂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掺与不掺减缩剂的两个配合比从初凝开始分别置于在3个不同的干燥环境下的早期收缩试验,说明了混凝土早期保湿养护对减小混凝土收缩的重要性.
在混凝土工程加固与耐久性修复领域,界面粘结的牢固程度决定了加固与修复的成败,为确保加固与修复体系的整体性,可靠有效的界面粘结材料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介绍了一种具有超强粘结力的高性能界面粘结、增强剂--B10加固型混凝土界面剂,采用国际先进的环氧乳化技术,既保持了环氧树脂优异的粘结性、耐水性,又具备了水性环保、潮湿基层施工两项突出特点,被广泛用于建筑加固、防水防潮、防腐保护等领域的界面增强.
在我国,结构轻骨料混凝土的应用历史已经60年,但对于它的性能大部分人们缺乏认识,难于接受和采用.在软弱地基上的建筑和桥梁、大跨度土木工程是轻骨料混凝土最能发挥作用之地.本文旨在让更多的人推动其发展.
论文介绍了聚丙烯纤维对水泥砂浆及混凝土性能的影响,以求获得聚丙烯纤维掺量、施工工艺等与水泥砂浆和混凝土性能之间的关系,试验研究表明:①聚丙烯纤维聚合物砂浆和混凝土的性能与施工工艺密切相关,采用适宜的水灰比、掺加一定量的减水剂和控制料浆搅拌时间是必要的;聚丙烯纤维先掺法工艺有利于纤维的分散和纤维性能的发挥.②掺加聚丙烯纤维对控制混凝土塑性裂缝非常有效,掺加聚合物胶对控制混凝土塑性裂缝也是有益的.③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