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护理主导医患参与的VTE院内护理预警模式的建立与应用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xuy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建立基于护理主导医患参与的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院内护理预警模式并应用于临床,从而降低VTE发生率。方法 建立VTE院内护理预警团队 2015年3月开始筹备,建立以分管医疗护理的副院长挂帅,护理部主导,医务、设备、物价部门领导和临床医护人员,多部门、多学科合作团队;确立首批试点病区(全院范围内征集有意愿参加试点的14个VTE高危科室);分层级、递进式培训 选送骨干外出参加《VTE预防护理管理培训班》,分别对外科片区、全院护士长进行VTE预防知识培训,举办全院VTE防治项目启动培训会和院内护理预警研讨会,对试点病区联络员和护士长进行VTE预防技能培训等;开展循征研究;制定科学的风险评估工具和制度 将Autar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评估表进行改良,明确评估流程与时段,规范评估后处理并延伸护理(DVT高危患者出院回访,时间是基于各科疾病VTE发生特点而定);遵照制定的预警处理流程实施预防策略;定期评价与改进 分别于实施后1月、3月、6月对试点病区执行情况与效果进行评价,持续质量改进。
其他文献
脊柱手术并发脑脊液漏是顾客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1%-9.37%,本文通过讨论脊柱术后脑脊液漏发生的原因,探讨脊柱术后脑脊液漏的预防措施与护理进展.
目的:探讨改良外侧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移位的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1—2013.12治疗的能够完成随访至少1年的肱骨髁上骨折165例,男83例,女82例,年龄1岁至12岁,平均年龄7岁, GartlandⅡ型15例,GartlandⅢ型137例,GartlandⅣ9例,屈曲型4例,合并神经损伤43例(正中神经损伤占65%,桡神经损伤占23%,尺神经损伤占12%),无脉5例.
目的:通过阐述了慢性伤口的定义,慢性伤口的危害及对患者造成的不良后果;归纳了慢性伤口的发展因素及分类;指出慢性伤口评估的重要性及评估分类;分析了慢性伤口防治中存在的问 题;以期为临床护理实践和护理科研提供信息。
目的:构建动物模型并收集血清,通过蛋白芯片筛选血清中反映早期绝经后骨质疏松发生、发展的标志性分子,并在人血清中进行验证。方法:3月龄雌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卵巢切除(ovariectomized,OVX)组和假手术(sham operation,Sham)组,每组10只,分别进行卵巢去势手术和假手术处理。
目的:评价护士主导的电话随访对脊髓损伤伴截瘫患者维持康复训练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我科收治的脊髓损伤伴截瘫患者31例,其中男19例,女12例,平均年龄36~65岁。
会议
目的:探讨富含血小板血浆( PRP)在新西兰兔胫骨骨折后牵张成骨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取50只健康成年的新西兰大耳兔,建立右侧胫骨骨折后牵张成骨模型。随机分为2大组:Ⅰ组(n=20) (no PRP组) 和Ⅱ组(n=30) ( PRP组)。
目的: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技术,从大样本人群中筛选与骨密度显著相关的核质互作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方法:本研究以2,286个高加索白人与1,627个汉族人作为研究样本,在全基因组范围内就细胞核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NP)与线粒体SNP关于骨密度进行核质互作分析。
目的 观察应用氨甲环酸减少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失血量的效果。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44例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分成两,组患者手术均由同一组手术医生完成,均采用全身麻醉。采 用骨水泥型人工膝关节(英国施乐辉公司)。
Osteoporosis is an inherited complex disease with high risk and morbidity.Previous studies have demonstrated that genes play important role in susceptibility to osteoporosis.
Objective:Screening the serum markers which can reflect the development of early stage of 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 through protein sh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