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基础管理 提高浆纱质量 ——上浆辊对浆纱毛羽影响的解决方法

来源 :全国浆料和浆纱技术2008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bin05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对比测试,发现可采用多种方法有效解决因不锈钢上浆辊的“烘筒效应”及其极性表面造成的下层纱线毛羽大的状况发生。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CJ40型棉精梳机的机械特征.总体结构合理,钳板运动相对平稳,分离罗拉运动调节精确,梳理彻底,有效输出长度短,牵伸倍数公比稳定,吸落棉中消除了三角高压区,机电一体化
本文通过用合理配棉等级方案,降低生产成本.精心优化各项工艺参数,使之高效合理.运用中胶辊纺纯棉精梳纱,产品质量稳定在2001乌斯特公报25%水平以内,走了一条质量效益型的发展
纺织工业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纤维加工量已达到3600万吨,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加工生产国。多年来,由于很大程度上注重了产能数量的增长,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较为明显,忽视了环境的治
提高浆纱质量是个系统工程,纺织上浆的基础理论是纺织上浆工程技术人员创新开发浆料、创新应用、创新浆纱工艺、创新管理的基础。本文介绍了浆料生产应用部的工作总结,即1、加
会议
本文介绍了纺织常用浆料的质量状况,阐述了纺织常用浆料的上浆性能状况,探讨近年我国浆料发展变化中的几个热点。
纺织行业第一次使用PVA上浆是在1940年。由于PVA具有优良的上浆性能,因而很快风靡全球。我国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大量使用PVA,解决了当时涤/棉混纺品种上浆困难的问题,即使是现在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
浆纱是机织物生产过程中的关健工序,它的重要性无法抵除,被形象地称为“老虎口”。它赋予经纱承受织机上激烈机械负荷的能力,即保证经纱的可织造性能。上浆效果的好坏对织布车间
会议
本文对“两高一低”高压上浆新工艺的量化界定和效果等,根据上浆基本公式推导论证求得和企业实践验证。证明是科学的和可行的。
聚丙烯酸类浆料是指以丙烯酸类单体为主要原料、通过聚合反应而形成的、能用作经纱上浆材料的均聚物或共聚物的总称。聚丙烯酸类浆料在国内纺织行业使用,虽然只有三十多年历史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