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CSA以眩晕为主症,而眩晕可由心、脑血管疾病,眼、耳部疾病等引起,临床较为复杂,为排它性诊断。从研究聚类分析结果可知,颈性眩晕的中医辨证分型为:肝阳上亢兼肝肾阴虚、脾肾阳虚兼痰湿阻络、气血两虚及气虚血瘀,以虚证为主,兼夹痰、瘀实邪等。在颈性眩晕的治疗中,多种有效、快速的综合治疗变得更加普遍。椎动脉型颈椎病多数患者是颈椎、肌肉、韧带、血管等不同组织病变综合作用的结果。采用单一的治疗方法往往只能针对其病变的某一个环节,其疗效常不理想,运用综合疗法是提高临床治疗水平的必须途径。手法可放松颈部肌肉,松解粘连,纠正颈椎小关节紊乱,恢复正常的解剖关系,解除交感神经受到的异常刺激而引起的椎动脉痉挛,使颈部血供恢复正常。腹针处方以引气归元加商曲、气穴构成基础方以补肝肾、理中焦、调脾胃、燥水湿、抑肝阳。研究中,运用多种疗法协同作用、疗效互补、相互增强,比对照组(静滴西其汀和口服西比灵)疗效佳、复发率低。眩晕急性大发作值得重视。一般起病急,动则加重,四肢冰冷、面色无华、舌淡苔白,脉沉细,一派虚象,故治疗上应多从虚论治,林教授主张采用“益气温阳”的快速干预治疗策略:即手法、针灸、中药三法合并以急治,后期辅以颈椎调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