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配套试剂对实验结果的重要性

来源 :四川省医学会第十六次检验医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135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用两种不同试剂在Stago血凝仪上检测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的一致性.方法:随机选取临床400例用0.109mmol/L枸橼酸钠抗凝静脉血样本(1:9),将标本作2500g离心15min后,取血浆用Stago配套试剂盒(免疫比浊法)(下简称FDP)和积水医疗株式会社生产的试剂盒(胶乳免疫比浊法)(下简称s-FDP)同时在Sta-go全自动血凝分析仪进行测定,以FDP值作为靶值,将所得结果按照参考基准范围(0-5ug/ml)为分界对s-FDP结果进行分析.结果:FDP和s-FDP测试结果(ug/ml):总体分别为:4.1±0.56、3.28±0.52,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浓度在(0-5ug/ml)分别为:1.8±1.14、1.21±0.94,有统计学意义(p <0.001);>5ug/ml时:14.77±2.5、12.88±2.38,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试剂不同,在同一仪器进行检测时,所得结果可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所以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尽量使用配套试剂盒,才能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改良脐带处理方法对新生儿脐带脱落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抽样选取2016年7月-2016年9月在某三甲医院自然分娩的新生儿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各100例。对照组新生儿采取常规消毒后使用无菌纱布包裹新生儿脐带断端,而实验组采用改良的脐带处理方法,即对新生儿脐带消毒后不予无菌纱布包裹脐带断端。分别观察记录两组新生儿脐带处理的操作时间、脐部干燥时间、24小时后皮肤红肿情况、脐带
目的 探讨激励式护理干预对妇科腹腔镜围术期患者焦虑情绪及术后康复进度的影响。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于2017年03月至2017年04月在北京妇产医院妇科四病房和五病房入院的76例腹腔镜手术患者,将妇科五病房38名患者编入实验组(接受研究者制定的激励式护理干预方法)和将妇科四病房38名患者编入对照组(接受所在病区的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并测定其激励式护理干预前、后焦虑及术后护理满意度、康复进
目的 探讨中文版MMAS-8评价高血压门诊患者服药依从性的信度和效度.方法 将英文版MMAS-8译成中文,对中文版MMAS-8进行信度和效度检测,并评价其预测价值.结果 中文版MMAS-8的Cronbach α系数为0.736,重测信度为0.944,提示中文版MMAS-8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及稳定性;量表各个条目的CVI值在0.800~1.000之间,总CVI值为0.970,内容效度符合要求.将患
本文对3D腹腔镜成像系统的原理和相关文献的进行研究,将其使用周期分为术前、术中、手后三个阶段,针对不同阶段中影响使用的因素进行分析,制定策略。由此,建立3D腹腔镜成像系统的使用周期管理体系,降低因设备故障或不当操作导致的3D腹腔镜手术风险,并避免术者在术中产生3D眩晕,为同行业者在使用管理3D腹腔镜成像系统提供了参考依据。
目的:探索隐丹参酮对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SE)各个阶段生物膜的清除作用.方法:体外构建生物膜模型,二倍稀释法测定隐丹参酮对SE生物膜的最小抑菌浓度;半定量黏附实验测定SE生物膜生长曲线,确定其黏附、聚集、成熟阶段时间点;体外建立SE黏附、聚集、成熟阶段生物膜模型,半定量粘附实验、XTT法和扫描电镜检测隐丹参酮作用下SE生物膜基质量、膜内菌代谢活性和微
目的:观察慢盆康灌肠液和灌肠液模拟剂治疗前后的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的血清免疫指标C3、C4的变化.方法:将收集的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湿热瘀结型患者62例,分为试验组、对照组,予以试验组慢盆康灌肠液灌肠治疗、对照组安慰剂灌肠治疗2个月经周期.并采用免疫速率散射比浊分析法于灌肠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血清免疫指标C3、C4检测.结果:1.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免疫指标C3、C4值存在失衡
目的:对隐丹参酮清除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SE)生物膜的分子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体外建立SE黏附、聚集和成熟各阶段生物膜模型,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隐丹参酮作用下生物膜形成中关键基因(icaA、atlE、aap、luxS)表达情况的变化.结果:对于黏附与聚集阶段生物膜:32 μg/mL的万古霉素与128μg/mL的隐丹参酮均能明显抑制生物膜形成
目的:研究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氯吡格雷个体化用药的影响,为氯吡格雷个体化用药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选取353例心血管内科住院病人,按CYP2C19基因型将其分为EM(快代谢型),IM(中间代谢型),PM(慢代谢型)三组;按临床用药方案的不同将这353例病人分为A组(增加氯吡格雷用药的剂量),B组(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西洛他唑等联合用药),C组(停止使用氯吡格雷,换用替格瑞洛等新药).研究CY
目的:探讨综合分析骨髓细胞形态学、外周血液学和免疫分型对急性髓细胞白血病诊疗的临床意义。方法:显微镜检查骨髓细胞形态学,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外周血相关参数,流式细胞计数仪分析白血病细胞免疫标志物,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外周血细胞分析示约85%的患者仪器可提示异常或幼稚细胞的存在,不同类白血病其白细胞总数变化差别明显(M1-2、M5以增高为主、M3以减低为主);而贫血和血小板减少见于多数患者
目的:研究宫颈病变和宫颈癌患者高危型HPV感染情况、年龄分布及亚型分布,分析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为宫颈癌的预防筛查工作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分析来我院就诊的宫颈病变患者313名,以她们的宫颈脱落组织细胞标本为研究对象,按宫颈病变程度分为CINⅠ、CINⅡ、CINⅢ、宫颈癌4组,检测患者高危型HPV-DNA感染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CINⅠ组高危型HPV-DNA的阳性率为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