腌制竹笋品质研究

来源 :首届全国林业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2562805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竹笋腌制是我国传统竹产品加工方法之一.干竹笋、腌干笋是普通加工品.近年来,降低含盐量以及变腌干笋为即食、休闲、风味食品,在大中城市或国际市场有上升需求的趋势,但这类产品货架期寿命、夏季高温导致质量难以控制等系列问题已经成为研究者和商家关注的焦点. 本研究就腌制及品质通过正交实验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新鲜竹笋氨基酸种类和含量丰富,腌制后氨基酸种类及含量均有变化--种类增加、含量减少;含盐量对腌制竹笋中的黄酮、粗纤维和氨基酸含量有很大影响;从总黄酮、粗纤维、氨基酸含量作为产品质量考察指标,竹笋腌制的最优组合为A1B3(含盐量为25%,有笋衣);竹笋腌制过程中的变色可能与氨基酸分子中羟基变性有关;竹笋腌制后氨基酸种类增加与竹笋蛋白质变性及腌制中微生物有关.
其他文献
本文以江西省林业为研究对象,在遵循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基础上,从指标体系的构建入手,通过计算指标的权重和确定合适的理想值,应用加权综合法来评价江西省林业可持续发展度;结果表明,江西省林业处在弱可持续发展阶段.
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引起的全球气温变化在目前是研究的热点问题,已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现以取得了一些成果,经许多学者研究:森林有显著的固碳能力而且森林的固碳功能也受许多因素的限制.本文试图对该领域的研究做些规纳与探讨,于是分层次对全球尺度,国家尺度,区域尺度,林分尺度按估算方法,研究现状展开讨论,基于植被碳库估算方法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对各种估算方法的特征,优缺点做了进一步探讨,结果表明要针对实际问题的需
应用128块湿地松人工林标准地优势木调查资料,在比较多个树高生长模型的基础上,选用H=a(1-e-bA)c为湿地松优势高生长模型,拟合结果为H=21.4492(1-e-0.0700A)1.5248.根据优势高生长过程分析,确定湿地松标准年龄为20年,立地指数级距为2m,并用比例法编制湿地松人工林立地指数表,为湿地松立地质量评价和科学经营提供依据.
本文结合"948"优良品种引进项目,通过对引进的9个番木瓜品种果实营养品质分析,结果认为:从美国引进SOLO系列3个品种的综合营养品质高于从台湾引进的6个品种,且其综合营养品质在主要水果品种中位居前列;通过对国内外市场的分析,认为番木瓜产量高,价格好,种植技术相对简单,有望为热带地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本文概述了温带果树在热带、亚热带地区的栽培现状,从果树休眠、低温需求、花芽分化等方面分析了其能成功栽培的生态适应性及理论基础,总结了温带果树在该地区栽培的重要技术,为温带果树在热带、亚热带地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参考.
桉树木材的加工厂包括纸浆厂、中密度纤维板厂、旋切板厂等的大量涌现,使得国内对于按树木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按树木材价格持续走高,大大刺激了我国桉树人工林的快速发展,现在每年新增加9万hm2左右,增速为世界之最,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刷新.由于我国社会经济水平发展不平衡,造成在桉树人工林经营技术方面的巨大差异;桉树人工林经营过程中也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不是一个树种的问题,而是世界人工林(甚至是所
剖析现有有关森林采伐的法律、技术规程与速生按树短周期工业原料林发展的不相适应的因素,分析选择速生桉树商品林作为"面积控制法"采伐试验的政策支撑、有利条件和应注意的问题.
为BGA土壤激活剂在桉树U6无性系生长效应的试验初报.试验设5个处理:①施放1kgBGA/穴作基肥,以后不追肥;②施放1kg BGA/穴激活剂作基肥,并按常规造林施基肥和追肥;③施放2kg BGA/穴激活剂作基肥,以后不追肥;④不施BGA激活剂,按常规造林施基肥和追肥;⑤不施任何肥料进行造林,不追肥.试验结果表明,2.5个月林龄时,U6无性系树高生长经方差分析在0.1水平上差异显著;1周年生长时,
按树作为南方速生丰产林首选树种之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广西、广东、海南、福建、四川、云南、湖南等省纷纷掀起营造速生桉的热潮,但各地气候、土质、培育目标的不同,造林各具特色.本文为广大造林户、山区农民、造林单位(公司)提供一套操作易、实用性更强的造林新技术,利用该技术,造林成活率达95%以上,Ⅱ类土质以上的林地每亩年生长量达1.5m3以上,表现为速生、丰产、稳产,可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经济效益.
利用本地栀子提取栀子黄色素产品,由于受到栀子品质的影响,提取的栀子黄色素产品色价只能达到国外产品的1/3~1/2.为改善栀子的品质,提高栀子黄色素产品的质量,1993年引进一批台湾良种栀子苗,通过多年的试验观察和研究,逐步掌握了台湾栀子的生物学特性,并解决了台湾栀子繁殖、栽培、粗加工技术,在当地单位面积产量和原产地已接近,每1/15hm2产量能达到700kg,利用其栀子果提取的黄色素产品色价平均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