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位AlN-TiN-TiB2/Al复合孕育剂的制备及对纯铝细化强化效果的研究

来源 :特种粉末冶金及复合材料制备/加工第一届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jiao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向Al-8Ti-1B合金熔体中通入氮气的方法对传统Al-Ti-B合金进行改进,成功制备出了原位AlN-TiN-TiB2/Al复合孕育剂并对它的物相、微观形貌和细化强化效果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经过氮化后Al-8Ti-1B合金即原位AlN-TiN-TiB2/Al复合孕育剂由α-Al,Al3Ti,TiB2,AlN和TiN相组成.且Al3Ti相的尺寸变小,大量细小的TiB2,AlN和TiN颗粒均匀分布在Al基体中.当加入0.3wt.%的原位AlN-TiN-TiB2/Al复合孕育剂细化后的纯Al的晶粒尺寸从1010±80μm降到了117±22μm,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显微硬度也得到了显著地提高.
其他文献
为改善传统铸造TC4合金显微组织粗大以及成分偏析等方面的不足,本文采用混合元素法,冷等静压成型制备粉末TC4合金,研究不同烧结温度对TC4合金的显微组织演变及性能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烧结态TC4合金显微组织明显细化,合金主要由片状α相和β相组成,且合金宏观及微区元素分布均匀;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粉末TC4合金的拉伸强度逐渐升高,最大拉伸强度为1018MPa,当烧结温度为1260℃时,继续提高烧结
制备了两组Cu-43%Zn合金,采用蒸馏法、XRD、化学分析方法研究了Cu-Zn合金在熔炼过程中的质量损失与物相转变规律;采用DSC-TGA分析技术研究了该合金在升温过程中的蒸发、氧化、汽化、造渣行为,液体Cu-Zn合金中低熔点合金组元Zn的蒸发过程、汽化行为.采用kissinger、Flynn-Wall-Ozawa方程分析Cu-Zn合金氮气、空气气氛蒸发动力学过程,两种气氛下汽化峰表观激活能依次
本文以气-液传质理论为基础,采用高温电炉、定氧方法、化学分析、XRD、SEM等检验分析手段,研究无氧铜在无覆盖、固体氧化铝膜、硼砂-冰晶石、硼砂-炭黑保护条件下,金属铸样含氧第二相形貌、分布规律,氧化介质对铜液体系的传质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无氧铜铸样晶内无第二相颗粒,无覆盖、氧化膜保护铸样中有大量的Cu+Cu2O共晶,硼砂+冰晶石保护铸样存在网状Cu+Cu2O共晶,硼砂+炭黑保护铸样由Cu、Cu+
以涂覆烧结法形成碳化硅内层,以表面浸渍干燥或涂覆干燥法形成SiO2封填层或SiBC0釉层,实现了高密度和中密度两类三种碳/碳复合材料的氧化防护.通过对抗氧化碳/碳复合材料进行高温有氧环境中不同温度、时间、预载力及氧分压条件下拉伸强度测试分析和风洞测试后的常温拉伸性能分析,研究了高温有氧环境中抗氧化碳/碳复合材料的宏观热/力行为.研究发现:SiC/SiO2涂层能够在无预载力的情况下实现碳/碳复合材料
The composite electroslag melting and casting technology was adopted to produce WC particulate reinforced steel matrix composites with two kinds of particle size and 45wt% WC content.Thermodynamic ana
将经过挤压加工变形的Mo-Ti-Zr-C(TZM)合金棒材分别沿其纵向(平行于挤压轴方向)和横向(垂直于挤压轴方向)制取拉伸试样并分析其在室温与高温(1000℃)下的拉伸性能与显微组织.结果表明:TZM合金经过挤压加工变形后其拉伸性能与显微组织沿挤压轴方向和垂直于挤压轴方向产生了明显的区别.沿挤压轴方向的晶粒变形严重被拉长成纤维状,晶粒之间相互并存;而垂直于挤压轴方向的晶粒变形量较小,仍为等轴晶粒
本文主要介绍了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DBDP)辅助球磨在气-固反应方面的突出优势.通过Mg和Ti粉分别在NH3中进行DBDP辅助球磨后,可在短时间与NH3发生气-固反应.在DBDP球磨l0h后,基本完全反应,Mg粉的反应球磨产物为Mg3N2,Ti粉的反应球磨产物为TiN和TiH2.研究表明放电等离子体对反应气体的活化和分解,以及对粉末表面的活性激活,同时与高能球磨的机械效应有机复合,极大地促进DB
以纯铝粉、铝锌合金粉、铝铜合金粉为原材料,经球磨、冷等静压成型、烧结和热挤压等工序,制备出高性能粉末冶金弥散强化7055铝合金.研究了固溶和时效工艺对其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粉末冶金工艺制得的弥散强化7055铝合金组织致密、均匀,试样在470℃进行固溶处理后经时效强化效果达到峰值,并且延长保温时间对合金组织和性能变化不显著.在470℃/60min固溶、120℃/24h时效的最优热处
以W,Co和石墨为原料,直接将粉末混合后通过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辅助高能球磨(DBDP-milling)3h后,得到粉末形态为片层状的W-C-8wt.%Co复合粉末.球磨粉末经单向轴压成型后,采用真空烧结工艺在不同温度(1350℃~1430℃)直接碳化烧结制备出WC-8Co硬质合金块体.研究表明当烧结温度为1390℃时,所得WC-8Co硬质合金的显微组织良好,WC晶粒形态呈板状;合金在致密度,硬度
高温、真空、重载、腐蚀、放射性等恶劣环境下,无法采用油脂润滑,固体润滑可解决其摩擦磨损问题.常见的固体润滑材料中,过渡金属硫族化物MX2(M--Mo,Nb,W等;X=S,Se,Te)由于其优异的润滑性能得到了广泛关注.通过高温固相法、水热法、CVD等多种方法,制备了MX2纳米片、纳米线/棒、纳米管、纳米花球、类富勒烯等多种形貌,并表现出优异的摩擦学性能.开发的NiWCrMo系列高温合金基固体润滑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