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探讨免耕条件下秸秆覆盖还田对辽西半干旱区春玉米产量与温室气体排放特性的影响,对促进粮食稳产增产和降低环境代价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依托于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阜新旱作农业区免耕定位试验(2016-2018),利用静态箱-气相色谱计数方法,在不同量秸秆覆盖(0,3000kg/hm2,6000kg/hm2,9000kg/hm2)条件下,研究了春玉米不同生育时期农田土壤CO2和N2O综合温室效应与排放强度;【结果】免耕条件下秸秆覆盖还田第一年对玉米的产量影响不显著,但有随覆盖量的增加而增产的趋势,增产幅度为2.9%-9.3%;在秸秆覆盖还田第二年,全量秸秆覆盖(相当于9000 kg/hm2)还田显著增加了玉米的产量,增产达35%,随秸秆覆盖量增加而增产的趋势更加明显。各处理土壤CO2排放在拔节期追肥后第7d出现排放高峰,表现为随秸秆还田量增加而增加的趋势,CO2排放通量峰值较无秸秆还田增加445-1125 mg/(m2·h),而后土壤CO2排放逐渐降低。不同处理土壤N2O排放通量有一定的差异,各处理在拔节期追肥后第3d出现第1次排放峰值,秸秆还田处理的排放通量显著高于无秸秆还田,其中覆盖量在9000 kg/hm2较无秸秆覆盖的排放通量增加211μg/(m2·h)。在玉米整个生育期,免耕条件下秸秆覆盖还田各处理土壤CO2累积排放量显著提高,较无秸秆还田增加112%-128%,同时,秸秆覆盖还田还显著增加了土壤N2O累积排放量,较无还田处理增加62%-161%;【结论】免耕条件下秸秆覆盖还田在辽西半干旱区具有显著的增产效应,但有增加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潜势,加强且更深入更全面的研究免耕农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为粮食绿色高效生产及全球气候变暖提供更为准确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