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乙字钢轧疤缺陷分析及改进措施

来源 :第六届中国金属学会青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uyffgf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310乙字钢因950轧机出钢扭转造成的轧疤缺陷问题,改进孔型形状与配置角度,消除了因950轧机出钢扭转造成的轧疤缺陷,轧疤缺陷废品率下降了0.78%.
其他文献
本文分析了高强船板用钢在浇注过程中结晶器液位波动产生的原因,通过采取包括调整结晶器保护渣、降低过热度、设备精度的管理以及增加热坯压力等措施,结晶器液位波动情况得到了改善。
“十二五”期间中国钢铁产业品种结构调整和产品生产工艺技术将进入新一轮的升级换代阶段。其中,高端产品的发展首先要解决立足国内、替代进口的问题。为此,要重视相关的基础性研发工作;而所谓低附加值的、量大面广的产品则应以资源环境友好为导向,开拓新型的强韧化技术,实现减量化的目标。以上两方面的工作缺一不可。
利用无微合金化Q345B连铸坯,采用RCR+ACC热机械处理工艺在某宽厚板生产线上成功试制了100mm厚Q345B低成本特厚板。通过热模拟实验研究了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对其影响,为制定合理的冷却制度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通过合理的工艺条件,生产出的产品组织性能良好;奥氏体高温区轧制变形抗力低,从而降低了轧机负荷,提高了机时产量,实现了特厚板轧制工艺的减量化。
00Cr21Mn5Ni1N双相不锈钢是一种低镍、高氮、高性能双相不锈钢,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替18-8型奥氏体不锈钢,且成本低廉。但其热加工塑性较差,通过研究表明精确控制00Cr21Mn5Ni1N双相不锈钢的纯净度、Creq/Nieq、组织成分、加热制度、轧制工艺及固溶工艺,可生产出表面质量良好无边裂的00Cr21Mn5Ni1N双相不锈钢板卷。
对本钢2300热轧机组轧制X100石油管线钢的合金化设计、冶炼和轧制工艺、及性能指标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本钢试验生产的厚15.3 mmX100管线钢力学性能优良,平均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分别为720MPa和830MPa,-20℃的平均冲击功310 J,-15℃的平均DWTT 97%.制造的管体满足中石油X100技术条件标准要求.
本钢采用EBT→LF→VD→连铸235mm×265 mm方坯→缓冷→加热→棒材连轧机组轧制→缓冷→精整→检验→包装缴库→发货的工艺流程,成功研制生产高档汽车零部件用钢SAE8627H.产品化学成分均匀,有害元素含量低,末端淬透性稳定,钢材组织均匀,纯净度高,致密度好,具备稳定生产能力.
以武钢CSP产线在不同品种规格带钢交叉编排轧制时遇到的难题为研究对象,主要分析了轧制模型设定精度低、辊耗严重、断面形状控制难度大等问题。基于轧制工艺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手段和改进措施,有效提高了带钢断面质量,降低了轧辊辊耗,并使得生产线具备了所有品种交叉编排轧制能力,轧制稳定性得到了显著提高。
首先介绍了CSP带钢头部宽度拉窄的主要表现形式和钢种规格,同时分析了头部拉窄的影响因素及解决思路,并从理论上解释了由于各机架设定速度和设定厚度(轧制负荷)匹配不合理造成的机架间秒流量不一致问题。最后从优化速度匹配、轧制负荷和机架间张力三方面解决由于秒流量不一致造成的活套拉钢问题。
亮带隆起是热轧带钢产品中主要的质量缺陷之一。造成热轧带钢局部隆起的原因主要是轧辊的不均匀磨损和带钢的不均匀温降。本钢1700热轧生产线通过及时监测并调整板凸度,改善生产计划,以及加强对工作辊和冷却设备的维护管理等措施,有效降低了亮带缺陷出现的几率。对亮带缺陷控制的成功,也表明亮带缺陷完全是可防可控的。
结合本钢2300机组生产线,通过控制和优化加热制度、压下制度和料流跟踪等手段,使近80%因粗轧机组卡钢事故产生的废板坯进行了重新回炉加热和再轧制,而且,轧成的成品钢卷尺寸精度和各项性能指标均符合工艺要求,有效地降低了热轧机组的过程废品数量,并减轻了重新炼钢、坯料库存、物流循环等一系列问题所带来的压力,达到了提高成材率和降本增效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