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racteristics of multivariate background errors in tropics and arctic

来源 :2012年全国大气科学博士生学术论坛暨第十二届海峡两岸青年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vio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A multivariate background error (MBE) statistics along with a new set of analysis control variables are implemented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WRF data assimilation (WRFDA).To assess the impact of implementing additional correlations and to underst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ultivariate background errors in tropics and arctics,a set of MBE are generated by activating different regression coefficients for a domain representing tropical region and an arctic domain.To investigate the physical understanding and compare the BE for the Tropics and the Arctic,a set of multivariate background error covariances(MBEs) are generated for these two regions via WRF Data Assimilation “gen_mbe” utility.
其他文献
本文利用ECMWF 的DEMETER 回报资料和GPCP、CRU 的再分析资料,对6-8 月(JJA)降水的年际变率与其可预报性的统计关系进行了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在全球范围内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尤其在低纬地区.尽管此正相关关系随着参考资料(GPCP 和CRU 降水)、多模式集合(DEMETER模式集合)及所选时间段等人为因素的变化而变化,但大多数情况下该关系在东亚、澳大利亚、南美洲、
基于NCEP 第二代气候预测系统CFSv2,本文利用其1982-2008 年27 年的回报资料CFSRR 评估对中国区域夏季平均降水和温度的季节预测技巧,分别评估了其120 个样本集合平均的预报技巧以及10 组预报提前时间不同的样本的预报技巧的异同.结果表明,CFSv2 对降水和气温的气候态以及年际变率的集合预报技巧较高,其中温度的技巧更高.CFSv2 对温度的回报非常好地抓住了中国过去几十年里的
2010 年3 月19~22 日东亚地区强沙尘暴过程是近年来强度强、影响范围广的一次过程.沙尘自我国西北地区、蒙古国南部地区向东南方向传输,影响到了我国的华北、黄淮、江淮、江南东北部等地区,到达了我国的香港和台湾地区.采用CAM5 模式对此次强沙尘暴过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模式能基本模拟出沙尘的起沙源地以及沙尘的传输特征,说明模式比较合理地刻画了沙尘的起沙、传输和沉降过程.模拟结果显示出此次强沙尘
中国云南省及周边于2010 年和2012 年春季连续发生二次极端干旱事件.干旱降低森林绿度,而连续性干旱是否会加剧这种趋势,还是森林会适应干旱的影响?基于卫星遥感数据分析植被绿度表明:连续干旱加剧降低森林绿度,特别是在森林恢复阶段表现的更为明显,并且常绿阔叶林对干旱更为敏感.2010 年干旱的降水距平是2012 干旱降水距平的近2 倍,然而2010 年干旱导致植被绿度异常的空间范围为2012 年干
眼墙中广泛存在的涡旋罗斯贝波影响台风动力结构,从而对台风的移动方向及强度产生影响.由于涡旋罗斯贝波是位涡波动,而非绝热加热是位涡的主要来源,因此,涡旋罗斯贝波的活动与眼墙内非绝热加热密切相关,与眼墙内对流活动耦合.海洋作为台风的下垫面,为台风眼墙内的对流活动提供热量及水汽,从而影响了眼墙内的涡旋罗斯贝波.
本研究探討臺灣東部的台東地區局地揚沙現象的生成特徵,結果發現,台東地區的年平均PM10濃度僅約為34μg/m3,然而當局地揚沙出現時,PM10濃度往往可以高達200μg/m3以上,對區域空氣品質影響很大.臺灣東部的局地揚沙現象主要發生在秋冬季,其中又以秋季(九至十一月)為最主要發生季節,占了總個數的58%左右,其次為冬季(占約22%).從日變化來看,PM10濃度最高值主要出現在下午時段,其中12-
From 1949 to 2010,the leading EOF mode of sea surface temperatureanomalies (SSTA) over the West Pacific Warm Pool (WPWP) during the boreal winterreflects the averaged SSTA variability over WPWP which
本文通过多变量联合经验正交分解(MV-EOF) 方法揭示了近30 年(1979-2010 年)东亚春季和夏季大气环流所发生的年代际转折及其与中国南方降水年代际季节反相变化内在联系,探讨了局地性大气热源年代际变化影响东亚大气环流年代际转折的可能机理.结果表明:(1)东亚大气环流春季第一模态和夏季第二模态在1993 年左右都发生了明显年代际转折;(2)中国南方降水表现出明显的年代际季节反相变化特征,即
通过分析1948-2009 年夏末至初冬观测资料,发现北大西洋海表面温度场(SST)与冬季500hPa 高度场有较好的滞后相关关系,SST 场呈马蹄型分布,大气场显示为北大西洋涛动(NAO)模态.夏季中纬度马蹄型海温(NAH)及热带SST 均对滞后的大气环流产生影响,二者影响途径不同,秋季海气相互作用主要体现为热带海洋对流异常激发Rossby 波列改变中高纬度大气环流,此时NAH 信号被抑制;进入
通过对北大西洋以及新地岛以东以西海域与我国东部近海冷空气活动关系探究发现,北大西洋海温升高,使得高空脊发展,脊向北延伸,新地岛-乌拉尔山以西区域的500hPa 高度场位势高度升高,脊前负涡度平流引导冷空气进入冷空气关键区,进而影响我国东部近海区域,形成地面冷高压.日本海及以东海域9 月海表面温度异常具有向后续月份的持续性,可以作为预测冬季我国东北地区降水和气温的一项重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