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产业链融合发展

来源 :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Si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10 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后,各省市将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产业,但战略性新兴产业如何与原有的传统产业融合发展是一个亟待破解的难题。
其他文献
本研究采用标准距离和标准差椭圆方法,定量识别并以空间可视化的方式精细地刻画2003-2011 年国内外复杂背景下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空间格局时间变化特征。
主体功能区的规划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人口在空间分布上是否合理关乎到主体功能区顺利实现的关键。本文在分析各类主体功能区对人口分布要求的基础上,通过空间分析手段,分别以分省、分市和分县为分析单元探讨了中国2000 年和2010 年两个年份人口空间的变动趋势。
Inland open economy is different from the coastal open economy.It is an important step toward reform and opening-up,and it requires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opening up,participate in the cooperation an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作用对象是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与地理空间紧密结合的关键。论文回顾了我国区域经济政策作用对象确定的传统方法,分析了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作用对象的现状和主要特点;以欧盟区域政策作用对象的成功经验为基础,充分分析了欧盟区域政策作用对象确定的原则和主要特征。
本文在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条件之下,引入了空间因素和强权优势假设,进行推导和数值模拟,并得出了以下主要结论:第一,当资本存量增长率不足的时候,必须有足够大的面积才能发生集聚现象(即形成区域中心);而当资本存量增长充足的时候,即使面积小于一定范围,也会发生集聚现象,不过,在面积小于一定范围时,区域总面积越大,达到均衡的时间越快;因此,资本存量增长率和面积大小是一组对称量,或者说在一定条件之下两者可以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目前我国正在进行新型城镇化建设,动用极大的社会资源,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极为深刻,一旦因盲目推进而造成失误,其纠错成本极高,后果难以想象。
在产业的区际转移过程中,究竟有没有伴随着污染排放的转移,污染排放在多大程度上发生转移?本文研究了产业转移和污染转移之间的关系,对于防止中部地区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在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时能够尽量减少污染的转入,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提取2004-2011 年我国社会服务业FDI 省际空间数据,探讨我国社会服务业FDI 空间集聚的布局特征、集聚类型和演变态势。研究发现:(1)我国多数省份的社会服务业FDI 呈正增长,东部地区发挥了带动作用,空间格局呈现出地带性与分散性并存的特征。
中国学术界关于服务业空间集聚问题的系统研究始于2008 年。本文系统梳理了2008 年以来有关服务业空间集聚的研究文献,涉及服务业空间集聚的测度方法大致分为三类:①传统统计测度方式;②空间计量分析方式;③地理信息分析方式。这三种测度方式各种侧重和利弊,在实际研究过程中,往往根据具体情况搭配使用。
主体功能区管理职能包括主体功能区规划、管理组织设置、管理人员配备、协调和调控等;首先,对内蒙古自治区不同类型和层次的主体功能区管理职能进行了研究,叙述了不同类型和层次的主体功能区划分、规划、管理组织设置、管理人员配备、协调和调控等现状,并且进行了评述,指出了不同类型和层次的主体功能区管理职能规划体系不完善、没有专门的主体功能区及区域管理组织机构、主体功能区管理人才缺乏、主体功能区协调体系不完整和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