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三角韧带损伤的手术治疗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ngtongc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踝关节三角韧带损伤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对1999年1月~2009年12月治疗的伴有三角韧带断裂的踝关节骨折28例,其中,AO分型A型骨折4例,B型骨折17例,C型骨折7例,均对骨折行切开复位板钉或张力带内固定,如术前内踝处有压痛、局部有瘀斑或踝穴位显示内侧关节面下胫距间隙增宽者,且术中外旋应力试验阳性,则考虑三角韧带损伤严重需手术修复,行切开探查,根据断裂位置不同,采取可吸收缝线直接修复或锚钉重建三角韧带止点的方法,其中直接缝合22例,锚钉重建止点6例,以恢复踝关节内外侧结构的稳定性。术后采用石膏或支具中立位固定踝关节6周后开始负重功能锻炼。
其他文献
目的 慢性骨髓炎在临床上常见有反复发作、多年不愈的病例。探讨负压封闭冲洗术(VSD)在慢性骨髓炎临床诊治中的疗效与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我科2014年 5月至2016年6月间收治慢性骨髓炎患者 28病例(股骨5例、胫骨19例、跟骨4例),年龄19-60岁,病程为2-24个月。患者均存在着不同程度与时长的外伤性骨损伤史或者局部感染史。临床检查,均出现皮肤红肿、窦道形成、脓性分泌物生成。经X线与CT检查
目的 通过离体和动物实验,利用生物力学、影像学、组织学手段,研究生物锁定骨锚钉初始力学固定强度的可靠性及其生物学愈合潜能,为临床研究和应用奠定基础.方法 1.生物锁定骨锚钉制备.2.离体实验:(1)采用新鲜山羊肱骨近端标本,在循环载荷下比较在不同直径预钻孔内生物锁定骨锚钉锁定力学性能,以及生物锁定骨锚钉与不同直径预钻孔的最佳匹配度.
目的 评价累及后踝的踝关节骨折的治疗效果,探讨后踝骨折的手术适应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积水潭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南方医院五家医院于2000年1月至2009年7月手术治疗并有完整随访资料的102例累及后踝的踝关节骨折病例.骨折全部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方法.对于后踝骨折块较大的,采用螺钉固定.受伤时间在6~8小时之内者争取急诊手术.如果出现明显的肢体肿
目的 观察踝关节骨折的流行病学特点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对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积水潭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以及广州南方医院2000年1月-2009年7月的踝关节骨折并行手术治疗的235位患者进行随访,并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受伤原因、骨折类型、骨折部位、住院时间、治疗方式、治疗效果评价指标(包括AOFAS评分、患者骨折部位的疼痛评估VAS评分、患者满意度、踝关节活动度)
目的 分析上胫腓关节囊肿的特点,探讨其诊断及治疗方案.方法 从2009年12月至2014年12月,我科共收治上胫腓关节囊肿患者15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4例,年龄20-66岁,平均46.3岁;左膝6例,右膝9例,就诊时均已行膝关节MR及患侧腓总神经肌电图检查.囊肿均位于膝关节外侧,腓骨周围.患者表现为不明原因的局部软组织包块,其中有腓总神经损伤症状的13例,主要表现为小腿和足背外侧麻木、痛觉减退
目的 探讨不同时间点应用低剂量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对大鼠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神经细胞凋亡的作用,探讨其潜在的神经保护机制与合适的给药时机.方法 取成年雄性SD大鼠120只,体质量247~286 g,随机分为4组(n=30),分别为假手术组(A组)、对照组(B组)、MTX治疗组(C组)和MTX预防组(D组).A组仅行椎板切除,B、C、D组
目的: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PVP)是在影像增强装置监视下,经皮穿刺向椎体内注射骨水泥,治疗脊柱溶骨性破坏及钙缺失病变的一种新技术.PVP主要应用于治疗椎体血管瘤、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椎体转移瘤和骨髓瘤等良恶性病变.由椎体成形术还发展出一种新的方法:脊柱后凸成形术(kyphoplasty),其主要优点在于可以恢复由于椎体压缩所丧失的高度.用一
目的:评估喙肩韧带移位重建喙锁韧带结合锁骨钩钢板复位内固定治疗Ⅲ度以上肩锁关节脱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随访我院2015.1-2016.1期间12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均为Rockwood分型中的Ⅲ度以上损伤,Ⅲ度损伤7例,Ⅳ度损失5例.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23-58岁,平均36.8岁.手术均采用切开复位锁骨钩钢板内固定,联合应用喙肩韧带移位重建喙锁韧带,锚钉缝线修复关节囊和肩锁韧带,术后以颈腕吊
目的:通过应用压疮危险因素对骨科卧床病人进行评估,制定有针对性。有效性的预防护理管理措施,可有效降低压疮的发生率。方法:我科2014年6月――2016年6月共收治患者420例,应用Braden评估表260例,其中男260例,女160例,年龄27-95岁,平均61岁。慢性骨髓炎9例,腰椎间盘突出9例,骨盆骨折12例,股骨颈骨折30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300例,胫非骨骨折60例,其中带入压疮5例(Ⅱ压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HRP逆行示踪技术及临床实验,探讨颈交感神经在颈性眩晕发病中的作用及在颈性眩晕临床分型的意义。方法:动物实验中根据HRP逆行示踪原理在椎动脉表面注入HRP溶液,实验动物喂养48小时后给予灌注固定,切取颈上及颈下交感神经节,后固定后行冰冻切片,TMB成色反应后,光学显微镜观察,记录出现HRP标记的交感神经节。临床实验中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中依据颈性眩晕分型标准,将颈性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