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幽门螺杆菌耐药分析及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基因研究

来源 :2013北京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45537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儿童幽门螺杆菌耐药分析及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基因研究.方法 收集2008年12月至2010年12月在北京儿童医院行电子胃镜活检快速尿素酶阳性的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的胃窦粘膜120例,送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研究所进行幽门螺旋杆菌培养,对分离的菌株进行9种抗生素的E-test药敏实验,对分离的大环内酯类耐药的菌株,对其23SrRNA以PCR方法进行扩增并测序.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门诊药房药患纠纷产生的原因和寻找解决药患纠纷的科学方法。方法:根据我院门诊药房2012年1月到2012年12月发生的纠纷,分析产生投诉原因,探讨解决方法。结果:门诊药房引发纠纷的主要原因是服务质量,占54%,建立和谐的药患关系要以防为主。结论:门诊药房工作人员提高自身素质,改变服务理念,加强与患者间的交流,是和谐药患关系的关键。
会议
目的 探讨CI (Joint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标准在用药错误管理中的具体应用,以达到减少用药错误,提高用药安全的目的。方法 以一个门诊用药错误的实例,根据JCI标准对用药错误的规定,进行RCA分析和总结并提出相应改进措施。结果 门诊药房此后并未发生类似案例。结论 将JCI标准贯彻于用药错误管理的全程,可完善医院管理措施,提高用药安全水平,不断提升药学服务水准。
会议
目的 评价全自动口服药品摆药机在我院住院药房的实施效果。方法 对比我院住院药房全自动口服药品单剂量分包机使用前、后各5个工作日,5个科室两种摆药模式的用时差异。结果 全自动口服药品摆药机的应用使摆药速度加快,提高了摆药准确率,同时节省了人力资源。结论 全自动口服药品摆药机适合住院药房使用,有利于提高药学服务水平。
会议
目的:基于帕累托图及Logistic回归对129例ADR报告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帕累托图分析ADR与年龄、给药途径、药物种类等之间的关系,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ADR发生的严重程度与性别、年龄、给药途径、是否使用抗菌药物、是否使用中药注射剂等之间的关系。
会议
优化门诊药房取药流程,提升药学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方法:通过对比我院实施银医一卡通刷卡叫号取药模式前后门诊药房2种取药模式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结果:刷卡叫号取药模式使患者"排队取药"变为"坐侯取药"。结论:刷卡叫号取药流程更趋合理,适合我院门诊药房工作。
会议
本文介绍了一例63岁男性患者,因车祸致头部伤予以注射用氨曲南预防感染,1 min即出现胸闷、气急、大汗淋漓、伴意识模糊等不适,经停药、更换输液并对症治疗后,不适消失的病例,旨在提醒临床医护人员提高警惕。
会议
JRA不同亚型特点分类全身型多关节型RF阴性RF阳性少关节型关节外表现弛张热、严重贫血、皮疹低热、轻度贫血、不适低热、轻度贫血、不适、风湿结节慢性虹膜睫状体炎ANA+增加40%,了发病的可能性
会议
目的 分析讨论骨瓜提取物所致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及发生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1983年-2012年医药学期刊报道的有关骨瓜提取物不良反应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检索到骨瓜提取物所致不良反应27例,均为静脉滴注给药,其中男性20例,女性7例;多在用药10min内发生,不良反应累及多个系统-器官,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主要为速发型变态反应,临床表现主要为瘙痒、皮疹、红斑疹、无力、寒战、
会议
围产期脑白质损伤的细胞学基础脑室周围白质软化时0PCs的大量测亡导致脑发育时期大量神经元轴突不能被髓鞘化.脑室周围白质软化急性期表现为白质区哉囊性坏死和神经胶质细胞增生;后遗症期表现为因脑室周围白质大量丢失导致脑室扩大,以及因无法修复而导致的脑白质髓鞘化延迟.
会议
目的 为评价儿童肺部感染严重程度与维生素D营养状况的相关性.方法 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因肺部感染住院的599例患儿及271例健康体检儿童纳入研究,根据患儿是否存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分为脓毒症组(292)、肺炎组(307)及健康组(271);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健康儿童血清及住院儿童入院次日血清25(OH)D水平并评价其营养状态,维生素D评价标准参照如下标准:血清25(OH)D>30ng/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