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数码影像作品的立体式评价体系

来源 :第七届全国摄影理论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ing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认为,数码影像作品诞生、发展于科学技术和摄影创作高度发展的现实社会,构建数码影像作品良性的、科学的、可持续的评价体系,就必须以唯物史观为指针,立足于数码影像作品的客观实际,站在整体的和全局的高度,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数码影像作品,用科学的方法分析数码影像作品,用求实的态度衡量数码影像作品,构架起数码影像作品的科学而完整的评价体系。基于以上考虑,笔者认为,构建数码影像作品立体式的评价体系己是当务之急。本文介绍了数码影像作品立体式评价体系的基本含义,分析了数码影像作品立体式评价体系的构成要素及基本特征,并对建立数码影像作品科学的分类体系进行了论述。
其他文献
人体摄影的基本特征与定位:人体摄影应该是摄影师通过对裸体人像的描绘,在对人体进行审美(或者是进行审丑)的基础上,充分揭示人的本质属性的摄影创作过程。它可以是对人体本身的
社会问题就是指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丑的、恶的、不合理的、不正当甚至是肮脏的、不堪入目的现象。所谓社会问题摄影,就是摄影者通过自己的内心感受和主观认识,利用摄影这个善于说
资本与信息的全球化,已大大超出了人们的料想程度。"顺势者昌,逆势者亡",中国新闻摄影事业理当顺应时代潮流,实施战略性调整、变革来适应变化的社会。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来研究、考
本文从纪实摄影的"文化反抗"入手,以新时期纪实摄影三个不同阶段的文化特征及其文化关系为研究的对象,分析文化反抗与社会背景氛围、纪实摄影手段和纪实摄影价值取向的文化脉络
我国当今对摄影作品的评价,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都远远不能适应摄影事业的发展。建构摄影作品的科学评价体系已迫在眉睫。用考核机制推选高素质的评委,以及设计出科学、量化
艺术创作是非常严肃的事情,艺术人体摄影创作也同样要遵从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和美学原则。纵观目前国内举办的很多人体摄影展览和人体摄影比赛,有些的确缺乏艺术氛围和创作水准
技术美学作为一种美学理论多年来一直贯穿在设计的理论中,虽然对其最终的解释众说不一,但仍作为工业设计在其造型、色彩、传播语言等共同认可的一种审美标准,中文的设计常常与世
空中进攻战役是空军的基本作战模式之一。未来高科技局部战争中,如何使我航空兵部队的航空卫生保障能适应空中进攻战役的需要,达到保障飞行人员身心健康,减少非战斗减员,提
影像,作为人类视觉的延伸,能够通过光化学系统和机械系统真实地再现世界。当操纵者透过冰冷的机器来反映审美趣味的时候,作品就有了与机械记录截然不同的意义。这时,影像不再只是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连绵不绝,自强不息,博大精深。人类历史上,世界曾出现过26个文明形态,但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很多或被中断,或被融化,有的甚至被历史消解。至今犹存的几种古老文化中,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