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文化資產應用的產業化策略研究:文化治理觀點

来源 :第十二届两岸四地公共管理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t960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旨在探討地方政府文化資產應用的產業化有何問題?文化治理機關應如何結合民間力量,發展出以文化資產為基礎的產業化策略?《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明確訂定,文化創意產業的任務之一是「創造財富與提供就業機會」 ,文化創意「產業化」實為該法明定的重要政策目標,故第三條稱: 「本法所稱文化創意產業,指源自創意或文化積累,透過智慧財產之形成及運用,具有創造財富與就業機會之潛力,並促進全民美學素養,使國民生活環境提升…。」本研究擬將文創產業類型聚焦於該條文中的第三項一「文化資產應用產業」 。
其他文献
在理解公共文化服务的“政府文化职能”、 “公民文化权利”或“国家与社会共同文化价值”视角之外,基於“文化—公共行动”的视角、以三个类型化案例为对象考察公共文化服务发现:持续性公共行动在当今社会的稀缺及文化在公共行动再生产过程中的枢纽作用, 是公共文化服务的生成背景;由“发现他者—文化触点—文化接点—文化引爆点—公共行动的再生产”等关联性环节所构成的链式反应过程, 即公共行动的文化再生产是公共文化服
國際保障產地特色農產品的方式,有兩個執行途徑,分別是歐陸國家較常使用的產地證明標章,以及美國較常採用的產地團體商標。此兩系統於國際上常受到討論,甚至有所衝突,而過去研究探討各自對於農民收益與福利議題,卻較少有研究比較兩者之差異,而臺灣的《商標法》同時包含產地證明標章與產地團體商標,且均有地方組織採用,提供本文研究地方組織選用兩種途徑之契機。
全球化背景下的城市化使得城市人口呈现持续增加的态势。城市化在给生产和生活带来便利性的同时, 其所引致的量变、质变及副作用也值得关注。运用系统分析法及策略分析法对台湾与大陆智能城市发展政策的案例研究显示, 台湾以宽带汇流网络为执行重点,透过宽带网络建设以提供网络化的政府服务,提高行政效率及政令传达,以此提升民众满意度。
《國家公務員通用能力標準框架》自2003年施行以來,為了切實加強公務員隊伍能力建設,不斷完善公務員通用能力標準,從九個方面強調公務員的通用能力,分別為:公務員的政治鑒別能力、依法行政能力、公共服務能力、調查研究能力、學習能力、溝通協調能力、創新能力、應對突發事件能力及調適能力。
论文选取东、中、西部三个地区六个省推进实施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文本作为案例,基於省级层面比较分析其建设的状况, 结果表明:发展阶段和资源 赋存在较大差异的省份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目标、建设举措和保障条件存在较强的趋同性,而对地方政府如何结合自身实际情境进行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关注较少,呈现出“强国家主导、弱地方自主”的特徽。
本研究旨在探討中國基層信訪治理方式及與治理效果的關聯性,並從邏輯上分析中國基層信訪治理轉型的方向。研究表明:基層信訪的治理方式與治理的效果具有明顯的相關關系。然而,在國家與社會的雙重壓力下,中國基層信訪治理采取的是壹種“適應性治理”方式,即政府注重治理的結果,而忽略治理過程;突出治理策略,卻排斥治理原則,從而導致“治訪循環”現象出現。
以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时代已经来临,掀起了互联网应用与管理创新的又一轮新浪潮。大数据及其思维对经济社会及政府管理产生著变革性的影响, 显著改变著经济社会运行的方式和行为方式。国家机关的公务人员, 是政府职能的具体承载者和执行者。在国家行政管理的过程中,起著制定泱策、组织协调、确保运行的重要作用。
隨著我國各類慈善力量的不斷崛起,在兒童醫療救助領域,以基金會為代表的慈善組織憑其廣泛的資源、專業的技能和靈活的運作,已經成為兒童健康福利供給的重要補充。基金會通過開展各式各樣的兒童醫療救助活動,有效促進了社會資源的流動和分配,彌補了現有兒童醫療保障制度的缺陷。
自建國以來,大陸的治理風格表現為一種運動式治理。運動式治理集中表現在社會秩序的維護、政府監管、生態保護、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經濟建設六方面。本文從生態保護的方面分析,著重研究運動式環保治汙專項行動產生的內在邏輯,來反映運動式治理的機制與效應。
近年來,許多都會城市偏好藉助建設文創園區來發展文化創意產業以達到帶動經濟發展、增加就業以及提升城市文化藝術軟實力的作用。當政府在財力、精力有限的情況下會採用促參模式邀請民間參與文創園區的開發建設,以保證此公共文化事業的順利實現,遂形成了文創園區內的公私合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