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烟催化燃烧活性氧的定性定量与活性评价体系

来源 :第十六届全国催化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催化剂是燃料电池中的关键材料之一,目前广泛采用的碳载铂类催化剂除了存在着铂的资源匮乏、价格昂贵的问题之外;还存在活性容易衰减、抗毒能力差、纳米活性组分颗粒容易团聚长大等问题,这极大地妨碍了燃料电池技术的发展和商业化进程.因此,降低Pt载量、提高Pt分散度及利用率、提高催化剂的抗毒和抗团聚能力已成为燃料电池催化剂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1,2.
从Au纳米粒子出发,利用溶剂挥发法实现了Au纳米粒子在硅烷化处理后的硅片上的自组装,成功制备出2DAu模型催化剂,并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对其进行表征,得到了基片表面Au纳米粒子的高度起伏、三维分布等信息。
本文制备了一系列ZnO改性CuO/γ-Al2O3催化剂,采用共浸渍法将ZnO和CuO负载到γ-Al2O3载体表面,通过XRD,H2-TPR,CO氧化模型反应等手段探究ZnO分散形式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ZnO的分散容量为0.55mmol/100m2γ-Al2O3;ZnO改性可显著提高催化剂活性;ZnO负载量与催化剂活性密切相关,当载体表面ZnO含量低于分散容量时,活性随ZnO负载量增加而提
采用一步和两步水热法合成出尺寸均一、形貌规整的Ce1-xZrxO2和CeO2-Ce1-xZrxO2纳米棒.Ce1-xZrxO2纳米棒中Ce和Zr在原子水平上均匀分布在纳米棒上,更有利氧物种的活化和扩散,其储氧能力是核壳型CeO2-Ce1-xZrxO2纳米棒的两倍.
近年来,日益严重的全球性能源问题促使各国纷纷发展生物柴油产业。生物柴油产业的迅速发展造成了甘油的大量过剩。为了提高整个生物柴油产业的经济效益,科技工作者们倾注了很大的精力致力于利用甘油生产高附加值的化工产品。其中,催化氢解合成1,2-丙二醇(1,2-PDO)是目前报导的一种具有很大发展前景的技术。
合成构型明确的催化剂、理解催化反应机制是解决催化科学所面临的一系列挑战的关键性工作。对于这类研究问题,依靠传统的实验室技术(红外IR、衍射XRD、光电子能谱XPS、电镜TEM/SEM等)已经不能很好的解决。同步辐射光源能够提供比常规实验室X射线光源高几个数量级的光子通量,具有高亮度、高偏振、高准直性、准相干、波长可调特点,并且光子激发和检测光子的结构表征技术不受气相反应物的影响,具有不可替代的优点
NH3-TPD广泛用于固体酸催化剂的表征,但本实验发现,NH3在脱附过程中可能发生分解,导致酸强度及酸量表征的不准确性。本实验对HZSM-5及一系列金属及非金属改性的HZSM-5,进行了研究,发现高温脱附的强酸中心上吸附的NH3在金属的作用下会发生分解,造成表征结果的不准确性。
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对加氢催化剂载体中Fe、Na、K、SO42-的含量进行同步测定.研究了以盐酸-氢氟酸为消解溶剂微波消解样品的溶样方法,得到了最佳的微波消解条件:消解溶剂为2mL盐酸和2mL氢氟酸的混酸溶液,消解温度为180℃,保留时间为5min.Fe、Na、K、SO42-的回收率均在97%~10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3%,Fe、Na、K、SO42